□郭文斌
苏州市民李先生刚出生31天的女儿因呛奶造成窒息,结果在送医过程中,他打了两次120急救电话,先后来了两辆120救护车,都不愿意接送孩子去手术医院,原因是孩子太小,来的救护车都是针对大人的,车上没有针对小孩和新生儿的专门设备,车上医护人员不了解孩子特别是新生儿的救治知识和技术,路上出问题,他们负不起这个责任。(7月5日《扬子晚报》)
救护车救人,本不该有大人和小孩子之别,没想到的是,救护车竟然也会出现选择性救人,竟然不救“小小娃”,从救护生命的角度看,是绝对不允许的。然而,如果到达的救护车无法救护“小小娃”,那么此时的救护车与普通车没有什么本质区别,“拒救”也是必然的。
现在的救护车多是针对成年人的,车上的一些抢救设施设备也都是针对成年人的,而且急救培训也都是针对成年人的。这样的救护车自然无法救“小娃娃”,救“小娃娃”需要专门的救护车。因为新生儿的救护是个很专业的技术活,不仅设备设施要专业,救护人员也是需要具有很专业的知识和培训。
专门针对“小娃娃”的救护车很少。苏州只有两辆正规新生儿专用救护车,整个江苏省不过十来辆。江苏如此,其他省份恐怕差不多情况。全国对小儿患者如此不上心,真让人担忧。不知道有多少孩子会因为救护车不到位而失去“抢救时机”。
“救护车不救护小小娃”,并非是医护人员不负责任,而是没有足够的专用救护车,这是因为投入过少之过。而从深层原因来看,这是不重视儿科之过。据了解,由于儿科的“前景”和“钱景”看淡,很多医院相继将儿科裁撤,儿童医疗资源越发显得紧张、短缺,不仅儿科医护人员少,相关设施设备也跟不上需求。救护车就是其中之一。再苦不能苦孩子,这不仅要体现在教育上,在儿童医疗上也要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