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学生立德成人 春风化雨助其成长
合肥十中: 妙手何愁无锦绣 匠心独运大文章
下一篇4 2015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爱学生立德成人 春风化雨助其成长
——合肥五中学生教育工作纪实
□ 朱涛
年度优秀家长表彰会
经典诵读
社团展演
青年志愿者活动
 

合肥五中是一所有着六十多年历史的省示范性高中学校,一届又一届优秀学子从这里扬起理想的风帆,走向人生的辉煌。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每年高一新生走进五中的时候,他们的中考成绩与同类学校的学生相比是相对薄弱的,但当他们走出合肥五中校门的时候,他们的优秀与同类学校的学生相比是毫不逊色的!2015年合肥五中高考本科达线人数近500人,实验班本科达线率达97%,在同类学校中提高率名列前茅。

胡焰根校长自2005年11月到合肥五中履职后就明确提出了“让每一位师生都能得到适当而和谐的发展”的办学理念。十年间,他和五中的同仁们齐心协力在不断强化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五中不断从优秀走向卓越。

社会实践——打开通往未来的道路

每年春天,学校组织高一年级学生进行研学旅行,将课堂搬到外面。组织学生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园,增加对集体生活方式和社会公共道德的体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每年的第二学期,还要组织学生参加合肥市的工业游,在参加“工业游”的活动过程中,很多同学切身感受到“这里有许多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

每学期放假前学校作统一安排,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职业生涯体验等活动,相继开展了“走进合肥名人,寻访名人踪迹”、“合肥民风民俗调查”、参观“名人馆”,体验环卫工、举办“皖风徽韵”征文比赛等活动。以亲身体验、撰写论文和调查报告作为实践作业,同学们积极响应,进行了大量的论证考察,内容涉及环境、资源、商贸、旅游等20多个领域。

德育活动——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每年的学雷锋活动日,学校都要开展“学习雷锋,做有责任感的人”主题教育活动。这项活动是合肥五中长期坚持开展的一系列的主题教育活动。目前这项活动已产生累积效应,继2011年合肥五中马智、陈天、姜艳、梅树洁等4名同学救助一位摔伤的88岁老人后,今年3月8日,该校葛一鹏、孙瑞等五位同学又救助了一位摔伤的老人,再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五中学子的精神风采。

校园声讯——打造高品质的校园舞台

学校开设了校园广播台,有力宣传合肥五中的校园动态和其他新闻,在学生中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校完善了广播台的功能,置办了新设备,提高了自动化操作程度,组织建设了由学生会和学习播音主持学生联合的编辑播音小组,自办节目,评优促进,每年有300多学生在这个平台上锻炼提高,很受学生欢迎。

文化艺术节——展示飞扬的个性风采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学校都将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每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活动原则都是“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参与进来,享受艺术的熏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每位学生都能展现特长,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艺术素养。艺术节活动内容力求多样化,内容涵盖文学、艺术等方面,活动贴近校园生活,有益学生身心健康。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手抄报比赛、课本剧小品、软硬笔书法、绘画、征文、校园歌手、个人才艺、朗诵、摄影比赛、社团文化展演等项目。

心理咨询——关爱青春善感的心灵

建立了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档案,开展具有针对性的青春期心理健康咨询,形成了学生心理健康危机预防系统,并利用学校专职心理老师和请心理专家的形式,举办心理健康咨询讲座,在广播台开辟“心灵对话”栏目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要求,一些学生在心理医生的咨询指导下,重新找回了的自我,恢复了原有的青春特征。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前来咨询的学生搭建了回归健康心理的平台,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倾述心迹的地方。

家长学校——守护同一片蓝天

为了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该校通过“家长学校”的方式举办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印发《家庭教育导读》,在班级交流活动中反馈意见,“家长学校”由单纯的家长会逐步向心理辅导方向拓宽,建起了学生和家长沟通的桥梁,使学生感受到“家长学校”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家长排忧解难,受到了广大同学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五中教育人奋斗不息,在艰辛的办学过程中,已经升华成为了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凝聚力,一种人格的力量,形成了一以贯之的五中精神,放射出了璀璨的光芒。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