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翁行走江淮25年 记录千万字还原抗日史
九华山风景区 推出多项暑期优惠政策
今晚,可夜游“海底世界”啦
包公园“喊”广大市民去赏莲啦!
图片新闻
青年“YO·U卡”卡面设计大赛征集正式结束
下一篇4 2015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八旬翁行走江淮25年 记录千万字还原抗日史

□ 余娜 许建军 记者 马冰璐
 

“1937年11月23日,日军第18师团,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广德进行闪电式进攻……广德,是安徽南大门,南大门洞开,江淮儿女即将遭受一场血腥洗劫……”这段令人激愤的文字出自一位八旬老翁之手,他就是住在合肥干休四所的姜继永大爷。多年来,他致力于记录抗日史实,已写下近千万字文字材料,用掉了1000余支笔。

记录抗日史实,以儆子孙

姜大爷说,抗战期间,他还是一名少年,跟随家人住在六安,从那时起,他便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保家卫国。1950年,他毅然投笔从戎。1987年,他在省军区从事新闻干事工作,根据组织安排开始编写安徽军史,为此,他奔赴安徽各地,搜集日军烧杀抢掠暴行的证据。

1987年6月15日,姜大爷在温家套搜集日军残害这个村庄的证据时,意外得知全村420多口人,被日军杀害412人,死里逃生的人屈指可数。“到了1987年,那些死里逃生的人只剩下3人健在。”他一个个找到他们进行访谈,其中一人是在病床前访谈的,“3天后,我再次去采访时,那个人已经离世了。”

这件事让姜大爷无比悲痛,“我想到若干年后,亲历和目睹日军残暴行径的人会越来越少,到时候子孙后代如何了解这些血泪史?”他毅然决定,将发生在江淮大地上的抗日史实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以儆子孙。

行走江淮25年,写下近千万字材料

说做就做,1990年退休后,姜继永坚持奔赴各地,遍访遭受日军残害的受害者、目击者、当事人。白天做调查,晚上写记录,单是为了了解“火烧金家寨”惨案,他就从合肥到金寨来回奔波了7趟。

资料收集完毕后,他便整日在家埋头写文字资料,从最初手执毛笔写字,到钢笔、铅笔、圆珠笔,再到慢慢开始学着用电脑打字,25年来,他一共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字材料,用掉了1000余支笔。

前几年,他根据搜集的资料写出了一本25万的描述安徽抗日战争全景的著作《红枫林》、一本15万字描述抗日战争期间,歙县群众营救5名飞虎队员的著作《大营救》。最近,他又在奋笔疾书,写下了20万字的《侵华日军在安徽烧杀掳掠50件惨案》。在这本书中,他搜集了“血溅芜湖十里长街”、“大通煤矿‘万人坑’”、“屠杀温家套”等50件发生在安徽的惨案。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