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合肥七中新校的一天(学生篇)
2015年7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我在合肥七中新校的一天(学生篇)

苏卫兵
合肥七中阳光体育之800米阳光跑
合肥七中师生每天集中收看新闻联播
 

编者按:2014年8月31日上午8:07,时尚经典、独具魅力的合肥七中新校落成仪式暨新学年开学典礼在新校桃蹊会堂隆重举行。市四大班子分管教育的主要领导与合肥七中1300多名师生共同启航新校。

2014年9月10日教师节,合肥七中新校启用第10天。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亲临合肥七中新校调研,特别提出殷切希望,“合肥七中新校办学条件已经很优越,一定要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谋求学校未来更大发展空间”。

如何齐心协力、统筹兼顾好一校两区的严格管理与有序运行,确保学校办学质量不滑坡?

如何众志成城、建立健全寄宿制治理的规章制度与科学范式,确保新校全程管理无疏漏?

如何和而不同、优质高效促进新校外延式拓展与内涵式发展,确保学校迁址办学不走调?

一年来,合肥七中人谨记市领导、广大市民的殷切期望,全力发挥新校卓越办学优势、全力探索寄宿制办学模式、全力推进依法执教、全力从严治校——“四个全力”的有效实践,合力开创了办学治校的新局面。这是七中“新校梦”花开的佳音,这又是“七中梦”升腾的序曲!

2015年6月24日,万众瞩目的2015届高考揭榜,合肥七中老城校区继续抒写梦幻传奇:

应届在籍参加高考626人,其中文史类考生168人、艺术考生4人,理工类考生452人、艺术考生2人;纯文化课一本达线220人,达线率35.14%;纯文化课本科达线526人,达线率84.02%。

文科应届一本达线57人,达线率33.1%;二本以上达线130人,达线率75.6%;本科达线161人,达线率93.6%;最高分651分,姜晓雯,名列全省第629名(该生三年前中考成绩697分,为合肥市市区第5700名)。

理科应届一本达线162人,达线率35.9%;二本以上达线299人,达线率65.9%;本科达线365人,达线率80.4%;最高分653分,钱云童,名列全省第2562名(该生三年前中考成绩739分,为合肥市市区第740名)。

合肥七中高新校区一年同样成绩斐然、有口皆碑。现摘选合肥七中新校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案例,以作佐证。

案例

潺潺流水,嘤嘤鸟啼,徜徉新七中,只为记下这美好的一天:

最学园——晨起醉于乐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初中,我也是住宿,早晨起床是一件难事。听到老师们嗡嗡作响的哨声,还真有些心烦,皱皱眉头,不情不愿的起床。

但在七中,在舒缓轻柔的《致爱丽丝》钢琴旋律中,我从床上一跃而起,穿戴、洗漱一气呵成。极喜音乐的我,甚至为了这一小段优美曲调,早早下床,刚好踩着那琴声出门,好似这一天的心情都是好的。

窗外,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晨曦才刚刚染上小半边天,旭日的微光笼上了七中的一草一木,为排排深红色建筑群镀上一层金边。探头,呼吸着清新空气,微风拂面,鸟语花香,正是春色烂漫时。我在新七中新的一天,又开始啦!

最惬意——夕阳无限好

最美不过夕阳红。过去总闷在城里,只是听说,没有体会。在新七中,我第一次看见了夕阳,与清晨少女般羞涩的红色,黄昏时刻又在赤色周围添加一层橙色,兴许是傍晚太阳有些累了,有些乏了,好像是停下脚步享受生活的老人,另有一种惬意的美。

晚自习下课,夜色早已浸透整片天空。我们沿着路灯,踩着自己的影子,唧唧喳喳回到寝室,再是一阵手忙脚乱的洗漱、嬉闹。

熄了灯,少男少女们都静了下来。耐不住困意的我们,却不经意间听见窗外传来一串串虫鸣、蛙声,咕咕呱呱,热热闹闹,静夜似乎为它们提供了一个合奏舞台。

跟着那声音打起节拍,一二一二,慢慢闭上眼睛,今晚又是一夜好梦,天下太平。

最温暖——师生亲如友

上高中前的暑假,在家预习高中课本,盯着如同天书般的教材发愣半晌,然后泪奔,感叹高中学习定是生不如死,却不曾料到,高中课堂时间反而是我们最活跃的时候。

物理课上,我们抛出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推理过程,企图驳倒我们的健哥,却不想他不慌不忙,从容淡定地从细枝末节中揪出漏洞;于是乎,我们第N次被健哥杀得片甲不留……

接下来,我们兴致勃勃地听“粉丝权”老师跟我们大谈特谈他将化学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奇闻轶事,然后掌声雷动,权哥得意地笑……

就在我们以班级生物再次考了年级第一而洋洋自得时,女神钟姐姐默默拿出生物校本作业开始订正,一时间,惨叫声此起彼伏……

班主任丽姐,虽平时一直扮演着一个“严师”角色,却总为我们争取最好的学习条件,总在我们状态欠佳时及时疏导……

数学老师“萌萌哒”是我们的最爱。他不是经验最丰富的教师,但一定是对我们最负责任的。听闻他经常批改试卷到凌晨,看到每次周记上认真回复自己,还有看完自习时他疲惫的神色,欢笑之余,更多是丝丝缕缕的感动……

七中一天的学习、生活同其他高中一样是忙碌的。但在七中,我们不会因为忙碌而让生活失去色彩,我们似乎更有忙里偷闲的时间,大课间,下午第一节课间的音乐……

老师、同学很忙碌,但七中的忙碌较他校不同,七中似乎更懂得合理安排学习、生活、休息,平日里也有累的时候,却总能及时得到缓解。

每天最开心的时候,是老师、同学们给予微笑的时候。暖心的微笑,是我们在七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渐渐地,我们开始向教师大人们、同学小朋友们敞开心扉,看似孤单的寄宿学习、生活旅途中,有你们相伴,已经不再孤单,前方是一片温暖的光晕。

最绚烂——青春如烟火

不得不承认,社团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平台。

一群兴趣相投的人聚在一起,迅速形成一个整体。每一个社员来到这里,哪怕再不起眼,都能立即抛开所有的腼腆与顾虑,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绽放出独有的光芒。

元旦汇演前,我们文艺社团三个理事缺乏经验,不知如何编排节目。所有社员们聚在一起出谋划策,你一言,我一语,独创出一部仅属于我们的舞台剧。

每周固定的社团活动日,就去社团走一走、看一看吧,你的青春将在此绚烂绽放!

最宜人——晨练醉如画

首先,去食堂早饭,吃饱了,也吃好了,我都要到操场上走一走。

卡耐基曾说,令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感的环境对工作、生活、学习、娱乐是不可缺少的。

新七中,清晨,美丽如画!晨曦中,原本高大肃穆的建筑线条柔和了些许,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宁静,循声望去,三两只不曾见过的漂亮鸟儿,胖头胖脑,却又不失灵巧,听闻脚步声,它们歪头打量着我这个“入侵者”,然后扑楞着翅膀,飞向别处。

若天气稍凉时,跑道上会落层白霜,踩在上面,听着“咯吱咯吱”的脆响,再回头看身后留下的一串足迹,别有一番风趣。

此时,操场上也有三三两两的人开始晨练,远处台阶上坐着几个正在背书的女生,身边的豆浆仍热气腾腾。就在这静谧氛围中,总有那清凉的歌声,穿过长长跑道,穿透葱茏树木,拨动着心底最动人的心弦;往看台处张望,一个捧着乐谱的身影,晨曦中笔挺如松。

绕着操场走圈,我喜欢和朋友们缓缓地走,尽可能把时间延长些,再延长些,只为那一抹初升的红光。第一次看到太阳这么近、这么大、这么红,真的满满都惊艳。人人都说七中花儿美,不经意间的花朵更是惊艳。我却觉得万物之母——太阳,更适合惊艳一词。

离开操场时,再一回首,映入眼帘的赫然是一群少年,挥洒着青春汗水,疾步奔向远方……

感悟

上述案例是合肥七中高一(7)班张理佳等同学在新校一天的学习、生活实录摘要。字里行间,无忧无虑,荡漾着小资浪漫的情调,抒发着青春年少的情怀,焕发着朝气蓬勃的情思,展示着奋发进取的情状,流淌着率性本真的情趣,洋溢着自信自足的情感,感恩着温暖怡人的情谊……

读而思之,颇恨时光不能倒流、青春不能重来,只能梦回高中了。

学生形象即学校形象。张同学用很简练的“五最”,唯美、超然地抒写她在合肥七中新校的美好一天,正是对学校的最好展示与最高褒奖。

伟大教育家苏格拉底强调,“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教育应是能把学生内心太阳释放出来的努力”;当代作家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大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

据此审视合肥七中新校一年来予以学生们的教育,审视七中学子通过一年教育而塑造的清纯脱俗、率性绽放形象,不恰好明证合肥七中教育暗合着理想的教育?

理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校真正成为产生美好故事的成人乐土,真正成为造就完美人生的成才家园。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