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上午,@北大四川招生组称,某校招生组给文理科前十选择北大的考生挨个打电话,称北大欺骗他们;@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回应,“拿钱诱惑考生,不怕教坏小孩子吗?”北大:“过去五年你们砸钱买走唐某、郭某,需要我讲吗?”(今日本报17版)
这些年,在抢生源这个问题上,别说普通高校无视斯文,就是国内顶尖高校,相互拆台互掐的戏码也曾频频上演。如今,北大、清华如此顶层级名校,直接走向台面,赤裸裸地开骂、互揭老底,令人惊诧更令人失望。作为人们心目中的教育圣殿,竟然无视起码的道德底线,互挖墙脚,重金加许诺,以教育资源的公平性为筹码进行一场无底线的竞争,可谓斯文扫地。
应该说,北大、清华之类的名校不缺生源。但是,任何时候优质生源都是稀缺的。也就是说,招生对于任何高校都是一场竞争,尤其是能够吸引优质生源,恐怕是其实力的最根本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是名校在招生的“掐尖战”中越是输不起的战争。所以,在高考招生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之前,高校招生以状元以及招生省份文理科前十名的数量来标榜自身,不是简单的狭隘与浮躁。再者,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有其正当性,不仅是对考生的重视与认可,也是对学校将来发展竞争力的重视。
然而,名校争夺优质生源的竞争有其必然性,并不意味着竞争可以不择手段。相反,对竞争不择手段,反映的恰恰是对自身实力自信的丧失。如同商品缺少核心竞争力一样,最终只能靠低点、再低点的“价格战”,这种最原始、最低级的方式来招徕消费者。同理,招生过程中选择哪所大学,考生有最终的选择权。从理论上来说,考生选择大学,应当是专业与未来的前景最符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这是唯一的标准。毫无疑问,这也应该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
如果所有的考生,在两所名校的选择中犹豫不决,在他们的招生竞争中骑墙头,谁给的优惠多就填报谁,只能说明这两所大学在性价比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无法满足社会个性与特色的需求,这便是一种同质化的外在表现。北大、清华招生的互掐,表明高校同质化在招生中的矛盾并未实质缓解,反而因为竞争的加剧显得更突出。由此,不少人把名校掐尖的非理性竞争,归咎于“千校一面”的痼疾,想必社会的眼睛还是雪亮的。名校“掐尖恶战”的乱象固然需要规范,一流大学在应对招生竞争加剧时,固然也需要未雨绸缪,在加大宣传提高影响力上下功夫。但同时也应当反思自身的“内功修炼”,打造出自身的特色,在学科、专业等领域富于差异性,尤其是一流大学,能不能培养出影响世界的大师,恐怕才是其终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