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经历了两千年的变迁,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端午节仍在传承。本期本报记者翻找出端午传承数千年留下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气脉,重现不同时代的端午记忆。
古代端午最早是健康节
据介绍,战国时期人们认为,夏至时节阳气达到顶点,代表死亡的阴气重新出现,并将逐渐强大。因此,他们把包含着夏至的五月看成是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恶月”。这一时节,各种能辟邪的物事纷纷登场。
全民动员沐浴兰汤、挂菖蒲、缠丝带、喝雄黄酒辟邪保健,这是战国时代端午节的场景。最早的端午节,其实与屈原无关,而是夏季驱除疫病的节日,可以说是最早的“健康节”。
五月是“恶月”的说法并非完全迷信。鲜于煌说,五月正是蜈蚣、蜘蛛、蛇等“五毒”出没的日子,加上天气渐热容易产生各种疾病,因此人们采用各种手段防止疫病,期待家人健康。喝雄黄酒的习俗也是由此而来。在大家熟悉的《白蛇传》中,白蛇就是在喝了雄黄酒后现出了原形,可见在人们心目中雄黄酒辟邪的力量之强大。
如果去除了其中迷信的成分,端午节的现代意义其实也可以理解为“辟邪”。这种辟邪就是把过去一些不好的“气”,也就是人的某种不佳的状态,通过净化的方式统统去掉,换一个全新的状态,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南朝留下屈原托梦传说
一个驱毒辟邪、祈求健康平安的节日,又怎么有了纪念屈原的传说?据考证,最早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的传说是东汉应劭《风俗通》,其中称端午缠五彩丝的习俗是因为屈原,但并没有提供详细的故事情节。
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第一次记录了完整的粽子源于纪念屈原的传说:屈原在端午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国人为悼念他,每到端午节就在竹筒中装上米,投进河里祭祀屈原。可是,到了东汉光武帝时代,屈原显灵给欧回说:“过去人们送给我的竹筒粽子外边没有五色丝和楝树叶,都被蛟龙偷走了。请以后献祭的时候缠上五色丝和楝树叶。”欧回遵照屈原的吩咐做了,于是形成了后来包粽子的习俗——竹筒外边缠五色丝和楝树叶。楝树叶有浓烈气味,古人用来辟邪。这种粽子,唐代还有流传,叫做“新筒裹練(楝)”。
这个来自艺术虚构的传说得到广泛传播,虽然流传到今天有各种不同版本,但纪念屈原的主要情节得以保留,并得到全国人民的认同。
端午这个普通的节日,有了一层神圣的色彩。其实吃粽子和划龙舟,也是早已有之的民俗活动,但渐渐形成了纪念屈原的传说后,这些活动就远远超出了其本身的意义,而被赋予了纪念古代圣贤的色彩,体现了社会的道德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与爱国精神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端午节设为“诗人节”
老舍、冰心、郭沫若等众多诗人,一致决定将端午定为诗人节。端午的庆典,凝聚着国人抗敌的斗志。民族危亡的时刻,端午和它所代表的爱国精神得到极大张扬。
抗战最为艰苦的1941年春夏,日军企图用狂轰滥炸摧毁中国人民的意志。但就是这时,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却在陪都重庆发出号召,要在端午这天举行“诗人之会”。请柬只发出100多份,到会却是400多位诗人。
1941年5月30日,端午这天举行的大会上,众诗人一致决定将屈原沉江的端午定为诗人节,老舍与冰心、胡风、郭沫若、臧克家等53人,联名签署了《诗人节宣言》,并以《诗人节缘起》为题,登在重庆的《新华日报》上:“我们决定诗人节是要效法屈原精神……诅咒侵略,讴歌创造,赞扬真理。”
1941年入夏时节,缅甸传来消息:“我远征军以少胜多,打了胜仗。全国各地均举办庆祝活动,大大地鼓舞了人们抗击日寇的决心。”社科院研究员邓平介绍,当时,人们还经常利用端午等传统节日和抗战纪念日,举行“驱逐日寇”、“活捉汉奸”等渡江、登山活动,鼓励民众和外国友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