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2015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正式拉开帷幕。6月16日,安徽省将举办以“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与全国同步举办食品安全主题宣教实践活动。
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从安徽省食药监局了解到,本次活动将重点宣传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推进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和社会公德建设,推动食品安全法治化水平的不断提升。
创新监管机制,拿起“德治”和“法治”两大武器
食品安全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近年来,安徽始终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紧紧围绕保障食品安全这一核心职能,创新监管措施和手段,以“一大两小三重点”监管及“两个创建”为抓手,着力完善食品监管体系和机制,加大整治力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公众食品安全。
企业家道德是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而法律是食品安全最后一道防线,自律和他律都不能少。 如今,随着食品安全治理体系逐步健全,监管方式也不断创新,“德治”与“法治”并举、完善尚德守法的长效机制成为趋势。
因此,尚德守法既是企业的本分,也是对监管部门的要求,保障食品安全,不仅仅需要提升治理能力,规范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行为,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还要拿起“德治”和“法治”两大武器,推动形成“尚德守法”的良好秩序和社会风尚,构筑起保障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
面向公众,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
本周一,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将正式拉开帷幕。6月16日至7月2日,我省将围绕“尚德守法,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法制化水平”的主题,在全省范围内与全国同步举办食品安全主题宣教实践活动。
记者了解到,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将面向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公众,广泛宣传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紧扣法治与诚信两大宣传主线,推动各级特别是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进一步强化法治观念,提高食品企业及从业人员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
其实,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安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为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安徽在全国率先在食品生产、流通、消费三个环节实行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内部员工对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和行业“潜规则”进行举报,有力地推动了一批食品安全大案要案的查处。此外,从学校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中心、大型餐饮单位入手,开展“明厨亮灶”工作,让餐饮操作全过程“安全看得见”,让消费者放心就餐。
省食药监局局长徐恒秋曾公开表示,食品安全关乎生命安全,是民生的殷切期待。我省各食药监系统要充分发挥“12331”投诉举报平台作用,落实有奖举报制度和食品安全“吹哨人”制度;全面提升监管能力,监管触角要延伸到所有乡镇社区,打通监管执法“最后一公里”。
回归安全, “零容忍”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当前,在食品领域,不乏一些不法分子弄虚作假、见利忘义,这些违法行为已成社会一大公害。
徐恒秋在全省食品生产经营监管工作会议上曾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风险大、责任大,与其出了事情被追究责任,不如早早地把工作做细致、做扎实。所以,要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一旦发现问题就要顺着问题产生的脉络,一点一点的彻底理顺,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预防食品安全问题。
近年来,我省继续保持食药品打假治劣高压态势,狠抓食品药品大案要案查处,确保食品药品安全。蚌埠市夫妇出售400斤不合格花椒,执法人员依法查处,夫妇两人被检察院审查起诉;商家走私未检疫牛肉,执法人员依法查处,10名涉案人被法院提起公诉……以上仅是我省食药监局公布 “3·15”打假的部分案例。
与此同时, 今年10月1日,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将正式施行,新法共10章154条,内容增加了50条。修订后食安法如同为食品安全注入一剂强心针,给消费者披上一件“防弹衣”。
具体来看,新法对食品各个环节的要求和执法更加具体和全面,明确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和监管部门监管责任;突出对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特殊食品的严格监管;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和食用农产品的管理等。
6月11日,在全国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中明确提出,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其中,强调要加强食品生产经营全程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堵塞漏洞盲区,消除风险隐患。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建立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健全食品安全责任制,落实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和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