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理综总体不难 命题突出能力立意 考查全面
2015年6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文理综总体不难 命题突出能力立意 考查全面
省内名师、考生评点2015高考试卷之文综、理综、英语
统筹 王涛
 

文理综总体不难 英语比较简单

□ 实习生 闻佳 记者 李皖婷 王涛   昨日是高考第二天,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分赴合肥全市17个考点,继续与考生们一起迎战高考。从考生们走出考场时的笑容中就可以看出来两个字——“不难”。果然,采访中了解到,绝大多数考生都认为今年的英语、文综、理综试卷总体不难。

文综:难度不大,历史大题比较难懂

昨日上午文科综合考试结束后,考生普遍反映与平时模拟题难度持平,试题难度不大。

有考生反映政治科目第一大题考查得较为全面细致,题量大且考点很细;历史科目大题中所给材料较为难懂,一时拎不清答题重点;地理科目的大题基本属于人文地理范畴,其中涉及计算的部分基本没有。总体来说,今年文科综合考试难度不大。

理综:感觉比模考还要简单

昨天上午11点半,合肥市五十中新区考点的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不少考生一看到在外等候的家长,就笑着扑上去。合肥市五十中新区是理科考场,理综向来是考生们比较犯怵的科目之一,不过从昨天的情况来看,理综总体反映不难,但物理有些题略有难度。

“考得挺好的,比三模简单多了。”丁同学一出考场就碰到了同班同学,两人都表示理综题目不难,“做得比较顺手。”

“总体来说不难,比之前的模考都简单。但是物理有两道选择题有点难,后面的大题也有难度。化学最简单,考得比较基础。”杨同学明显考得不错,面对记者的提问侃侃而谈。

“考得还好,生物有点难,物理也有几道题比较难,化学不难。”陈同学说,理综考试难度和之前预想的差不多,对自己的发挥还算满意。

英语:作文有意思,题目总体不难

昨天下午,考完英语的考生们大多喜气洋洋,除了“终于解放了”的情绪使然,关键一点还是这次高考英语难度不大。

在合肥三中考点,考生们普遍反映英语题目比较简单。作文题目新颖,平时没有模拟过此类作文。考生普遍认为今年高考难度不大,难度系数趋向高考全国卷。

“我感觉跟二模差不多,也没什么偏题怪题。”合肥八中考点的吴同学说。张同学也表示,这次英语试卷难度比较适中。另一位何同学表示,英语作文比较有意思,是“如果我是一名记者,最希望采访哪一位有名的中国人”。“我一直很羡慕记者这个职业,居然在高考时能过一把记者瘾,感觉挺爽的,所以作文写得也很流畅。”何同学说。

物理:降难求新 考查全面

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方济明

安徽省2015高考物理试卷全面体现了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及促进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思想,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物理思维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卷知识面广,紧扣教材,难度及数学计算要求较去年均有所降低。

基础考查到位

今年的试题涉及内容多、基础覆盖面广,能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基本情况。如15题的量纲、单位制;16题的电路分析;22题的物块运动和碰撞等试题的素材取自于课本,但更注重于对物理内容从本质上深刻的理解,在考查基础方面可谓非常到位。

实验能力考查全面

实验题由力学和电学两道题组成,从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出发,涉及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基本仪器的使用与改装、数据的记录与处理等各项实验能力。这些都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必须动手做实验,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掌握并悟到其中的道理。

如21题Ⅱ“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先要对表头进行改装,再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运用线性化的图像处理方法,利用IR-I图像的截距和斜率的物理意义,得出实验结果。在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上与书本实验有很大区别,但都是学生需要达到也能够达到的要求,全面考查了相应的实验能力。

试题组合新颖

今年试题无论是在情境的组合上,还是在内容的组合上都独具匠心。如14题借助α粒子散射考查加速度方向; 17题利用电流通过导体棒考查学生对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的探究能力,涉及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电势和场强关系,电流的微观解释等多项知识内容要求;还有20、24题通过全新的物理情境,考查学生能否根据已知的知识和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能力。这些新颖的组合使试题耳目一新,考生容易建立模型上手解题,但又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同时对高中物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生物:坚持能力立意 注重考查科学素养

合肥一中 彭巧玲

今年我省高考理综生物学科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注重考查考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实现了为高校选拔人才和指导中学教学的目标。

突出考查生物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省高考生物学科试题非常重视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如第3题以学生在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拍摄的显微照片为背景,考查教材中的实验。以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为材料创设问题情境,考查考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与推理能力、解决生物科学问题的探究能力。第29题I以两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储存果实的细胞呼吸相关实验结果为背景,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要求考生能对相关验证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与修订。

重视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生物学学习不仅要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如第30题考查人体生长激素分泌的调节,需要考生结合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机制,从示意图中获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的知识与观点,分析在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判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作用。下丘脑是联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分枢纽,图中细胞a接受神经系统传来的电信号,经过转换和处理,进而调节细胞c分泌生长激素。细胞c接受的是激素信号,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这个调节过程中,细胞a的作用是将神经系统的电信号转变为调节内分泌系统活动的激素信号。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列表比较了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作用特点,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知道“激素的作用范围较广泛”的特点,而且帮助学生要知其所以然。

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设置真实、可信和新颖的情境。如第6题考查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生长素类似物,可用于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第29题围绕果园生态系统的管理,昆虫的性信息素一般由雌性昆虫产生,通过运用性信息素诱捕雄性昆虫,则会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进而达到控制果园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对果园林下经过多年的演替到草本与灌木混生阶段,果园内很少有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的现象进行解释。第31题考查从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的技术路线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和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解决转基因体细胞克隆中遇到的生物学问题。

化学:彰显学科特色 目标清晰 取材广泛

合肥六中 朱成东

今年我省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在重点考查化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学科素养。试题呈现方式多样,立意新颖,考查目标清晰,取材广泛。

坚持基础知识与学科思想相统一

试题注重考查中学化学核心知识,覆盖面广,涵盖《考试说明》所列出的大多数知识点,试题设计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及学习方法的考查。

如第25题以常见元素的结构特点和性质为主线,第(1)问主要涉及相关元素结构及根据结构确定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知识,体现了“结构与位置”的观念;第(2)(3)问主要根据相关元素的结构推测出其微观和宏观两方面的性质,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的思想;第(4)问主要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考查原电池原理及相关应用等知识。而且结合电流传感器实验图像,对Al在浓硝酸中钝化这个情境进行了巧妙设计,既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研究思维,又将传统实验不能观察的现象,利用现代新型数字实验仪器直观地展现在考生的眼前,冲击力强,立意新颖。

突出实际应用与科学前沿相统一

试题取村广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第26题以具有聚集诱导发光特性的四苯基乙烯(TPE)及其衍生物的合成路线创设情境,以合成路线框图为信息载体,合成路线框图涉及的有机分子对考生大多比较陌生,但考查的主要内容均为中学有机化学的核心知识点。但在考查知识点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接受、吸收、迁移、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和综合运用有机化学核心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凸显了试题选材坚持实际应用与科学前沿的统一。

体现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相统一

试题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能力立意。如选择题第11题,以“镁粉放入盛有NH4Cl溶液”这一中学化学的探究性实验为素材。通过探究实验发现,开始时NH4Cl溶液由于水解呈酸性能和镁粉生成氢气,符合常规的中学化学思路,但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从酸性变成碱性时仍然可以和镁粉反应生成氢气,扭转了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中认为氢前金属只能和酸反应生成气体的观念,暗合水溶液中既有氢离子又有氢氧根离子的辩证思维,考生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技能储备,并学习理解题干中的递进式探究实验设计,才能做到探究实验结论的突破。题目形式设计新颖而又精妙,同时考查点又能落入考生化学知识的合理框架之内。这种立意凸显了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的统一。

政治:学以致用 升华能力

淮南二中 石小平

2015年安徽省普通高考思想政治学科试题以四个必修模块知识为载体,通过再现学生身边的经济、政治、社会现象,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对我们中学政治课教学的启示如下:

统筹基础知识 突出主干重点

2015年政治试题涉及36个主要考点,覆盖学科主干知识,并注意考查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都要以此主线,突出主干知识。既要关注到面,又要突出点线结合;既要立足于教材,又要开发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

如《经济生活》中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等;《政治生活》中的关于党和政府的知识;《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中华民族精神等;《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等。

关注社会生活 培养学科能力

试题呼应时代主题,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如出境游、乡愁、消费者话语权等。以时事背景材料为载体,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同时考查知识迁移转换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如第8题把生活中“乡愁”这种情感与文化生活知识融合起来,考查了事理交融中所体现的知识迁移转换能力。

紧扣时代脉搏 提升综合素质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掌握和理解,高度关注重大热点问题,如中国制造、依法治国、“三农”问题等,体现时代特征。38题中“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要求学生在反思工匠精神作用的同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创设育人情境,将其外化为我们教学行动,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升综合素质。

历史:立意高远,简约不简单

安庆一中 吴平

今年安徽高考文综历史卷总体上体现为关注热点、立意高远、形式简约、平稳过渡等鲜明特色。

考查主干 关注热点

2015年安徽高考文综历史卷注重考查历史学科主干知识。如儒家思想、古代选官制度、近代民主革命和思想解放潮流、现代外交、古希腊民主政治、宗教改革、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等,这些考查点都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干知识。试题选材不回避社会热点,与今年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和亚投行创设等遥相呼应。

立意高远 简约不简单

就试题立意而言,中国史以士阶层的崛起开篇,以有识之士的爱国情怀压轴,世界史以雅典民主政治开始,以世界经济规则的平等互利谋求共赢结束,首尾呼应,立意高远,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领。从材料呈现方式看,客观题所选材料没有文言文,主观题运用表格、大事年表等形式设计,阅读量与去年相比有所减少,设问有梯度,简约不简单。

形式有变化 体现过渡特征

徽风皖韵是安徽文综历史卷多年坚持的特色。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安徽情境则由显性考查转为隐性呈现,选材从地方特色到主干知识中的安徽元素,如第36题,将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言论置于明末清初以来有识之士推动社会进步的高度进行考查,材料呈现也不刻意追求非文字材料的多样性,体现了向全国卷过渡的特征。

作为安徽自主命题收官之年的历史卷,可谓绝唱有余响,余音能绕梁。

地理:在变与不变中前行

安师大附中 任红侠

看到今年的安徽地理卷,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切尽在意料之中,却又在意料之外。

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

刚拿到试卷,心中一阵窃喜:试卷中,考查了东南亚气候与人类的活动关系、福建交通建设变化产生的影响等等,这些考点具体落地在哪个区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考点在意料之中。

随着试题的深入,却发现试题并没有如所期待的角度去设问。如同要考查气候,是意料之中,但是以大尺度下的东南亚为载体,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点出乎意料。

再如交通,这一意料之中的考点,在高中阶段,我们在必修一学习了地形与交通、必修二学习了影响人口迁移因素中的交通因素、工农业区位因素中的交通因素和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及变化的影响等。备考时,大多考虑了交通区位因素分析、交通对工农业的区位影响。但是,命题老师独具匠心:试题选材以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开始,到2005年的福建交通运输网的变化为情境,引导学生归纳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分析交通运输网变化对区域发展的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改革开放后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成就,增强爱国情怀,立意深远。

从城市化角度考查交通,出乎意料,也在情理之中。城市化的实质是区域经济得到发展,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等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城市规模扩大、等级提高、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而这些改变,都离不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交通。因此,以城市化为载体,与交通有机结合,实际上是对《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点重组,将散落在各章节的交通知识点,整合在城市化的载体上,这一独特视角,让人叫绝:对交通知识点的抽丝剥茧见其真,对学生再创造能力的考查现其能。

在变与不变中前行

这样的一种命题视角,引起我的沉思:2015年安徽地理卷的特色在哪儿?我想用“变与不变”可能比较合适吧。“变”的是试题的情境、设问的视角,“不变”的是以《课标》和《考试说明》的命题准则,学科主干与基础知识,渗透人地关系这一地理学科的主旋律。

想到这里,赶紧调出2009年以来安徽自主命制的另外6套地理试卷,再细细品味着这些试题,更加印证了刚才的想法:从2009年的东北农业区位,到2010年的安徽与东南沿海产业转移关系,2011年的在沪皖籍人员返乡创业,2012年的湖北钢铁工业迁移、2013年的陕西苹果区位,再到2014年的甘肃中草药种植区位因素;2009年的光照从山坡到2010年的房子,再后来光照进了房子。场景由陕西到甘肃,再到今年的新疆,试题情境在不断变化,倒有电视连续剧的精彩味道,但是考查的主旨从未改变。在此,我想用“在变与不变中前行”,来总结这些年来安徽卷的特点,或许更贴切吧。

明年,2016,安徽即将启用全国卷,我该怎么带领学生备考呢?夯实基础、落实课标、以考纲为准绳,关注人地关系,做到不变应万变,这或许是安徽卷对我的最大启示。

英语:平平淡淡才是真

合肥六中 赵建平

能力立意,考查全面 平实中蕴含严谨与智慧

纵观2015年安徽英语试卷,试题严格遵守考试大纲和说明,考点覆盖全面,对考生的英语学科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运用知识与技能的基本方法进行了全面的考查,试题设计严谨,注重对考生运用英语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检测。

例如,在单项填空部分,着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对英语语法、词汇、交际用语及各种常见表达法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根据题干所给的语境进行分析、对比,从而灵活地运用英语基础知识。考查的内容都属于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必会项目,无不常见、不常用的偏题、怪题;又如,在阅读理解部分,A篇为一则活动通知,要求考生看懂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信息并完成答题,模拟了社会生活中运用语言的真实场景,突出了语言的应用性;在被视为主观性最强的书面表达部分,考生也被赋予了极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自主选择采访对象,并有了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能力的自由空间。

选材多样,语言地道 平淡中体现规范与科学

全卷语言选材都贴近考生生活实际,没有趋时、赶热点,在平实中体现语言的规范与科学。

试卷的完型填空题为一篇议论文,倡导环保节约的健康生活方式,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设题突出了词汇的语境化,有效地测试了考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阅读篇章中既有活动通知的应用文体,又有介绍网络带来的“交互记忆”、蚂蚁的成功生存秘诀及食物的文化功能等的说明文体,更有家庭团结创业的记叙文。话题朴素平实、健康向上,语言地道规范,试题设问巧妙,从细节理解、推理判断、猜测词义、概括总结等不同方面科学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运用英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型读写题则谈及了日常生活中寒暄这一常用社交方式的重大作用。这些题材多样、体裁各异的语言材料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在平平淡淡中真正体现了对高中新课程英语实施中所起到的积极导向作用。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