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光明
2015年6月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等待光明
全国爱眼日前夕 走近眼角膜需求者
□ 程兆 摄影报道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角膜则是窗上的玻璃。”眼角膜一旦受损,视力便随之下降甚至失明,然而寻找一片总重量不足0.1克的眼角膜绝非易事。

明天是第20个全国“爱眼日”,昨日,在我省唯一眼角膜库,本报独家对话了多位眼角膜需求患者,陪同他们一起在黎明前的黑暗里等待光明。

2008年安徽成立眼角膜库,作为省内唯一一家眼角膜库,截至目前,已帮助200多名患者恢复光明。安徽眼角膜库主任屈志国告诉记者,目前登记的仍有100多人正在“排队”等待眼角膜,而全国每天都有人因为眼部病情恶化导致眼球摘除,捐献眼角膜的志愿者仅有500余人登记在册,眼角膜库提供的只有数据的统计,大部分患者都是边治疗边等待。

刘学武

53岁,江苏徐州人。从小害眼导致右眼失明,左眼在打工时被喷漆伤到角膜后失明,因为贫穷,刘学武一直没结婚,双眼失明让他整天以泪洗面,家里的老母亲是他唯一的牵挂。

安广文

77岁,安徽蚌埠人。2012年6月,正值麦收的季节,老安的孙子和小伙伴用秸秆打闹,老安上前拉架时秸秆不小心戳到了左眼,相比较其他患者,老安的右眼依靠眼镜可以正常使用,目前在医院等待合适的眼角膜移植。

张玲

47岁,安徽临泉人。左眼视力勉强,2012年右眼发炎后一度神志不清,在医院等待的过程十分难熬,张玲希望眼睛治好后能去看看年幼的儿子。

王英山

33岁,贵州龙里人。2012年在老家工地做工时被水泥灰迷住了双眼,最终炎症加剧导致双眼只能看到微弱的光亮。此后妻子留下了7岁的儿子离家出走就没回来。在合肥治病的日子十分难熬,想起千里之外的儿子和母亲,王师傅哭得很伤心。

汪权力

17岁,安徽凤阳人。从上学开始他认为自己只是近视并没在意双眼,随着视力越来越差,辗转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患有圆锥角膜,看似正常的眼球却让小汪什么也看不到,等待供体的日子里,小汪想得最多是治好眼睛找份工作,照顾妈妈(图左)。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