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模仿电视节目,11岁的男孩分多次吞下磁铁手链,以为会自动排出,没想到20颗磁铁吸附在小肠上致穿孔,引发疼痛,才告知父母。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基本外科的医生给他做了手术,让他转危为安。(6月4日《东南快报》)
男童之所以吞下磁铁,可能是出于模仿心理,借鉴了电视节目上的做法。当然,这不过是一种猜测,具体的原因还有必要查实。但是,如今形形色色的影视节目,其中充斥了一些误导儿童的镜头,确实值得反思。就在2013年,连云港市的几名儿童模仿《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镜头,将一名儿童绑在树上玩“烤羊”游戏,结果导致这名儿童重伤。其实,类似的现象并不少见,由于当前很多影视节目中充斥了一些误导性的内容,而青少年的辨别认知能力较低,就容易引发模仿效应。于是,在一些影视剧的熏染下,类似的悲剧一次次发生,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其实,对于影视节目来说,很多人曾经提出过,要实行影视节目分级模式。也就是说,对于影视节目的内容、题材、质量等等,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对于具有“青少年不宜”情形的,应该给予限制播出。遗憾的是,这不过是一种构想,至今为止,官方版本的影视节目分级制度也没有出台,影视节目鱼龙混杂的现象并没有得到改观。
频频发生的悲剧面前,需要我们深刻反思,汲取经验,真正做到亡羊补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当前的影视节目分级迫在眉睫,何种节目适合什么年龄段的青少年观看,影视内容中的警示性说明是否配备等等,都需要进一步考量和完善。面对自我认知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就应该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管和约束,对影视节目给予严格的审核,让青少年接触到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影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