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四红图
抗战版画备受青睐
昭君出塞图
潘玉良留给画坛的 艺术滋养是什么?
第二届“美好安徽” 少儿书画大赛启动
16日,邀你去听 钱币公益讲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6月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潘玉良留给画坛的 艺术滋养是什么?

□ 杨园园
 

民国美术,在中国整个美术史上呈现出一种异彩纷呈的姿态。其中不乏风华绝代的女子,为民国美术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注入了活力,潘玉良是其中杰出一位。

从误入风尘到小妾,从小妾到世界名画家, 潘玉良留给当今画家的启示,不仅仅是她艺术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她与不平命运抗争的精神。

在巴黎一座安眠着许多杰出艺术家的墓地,一块宏伟的黑色大理石墓碑上悬挂着几十枚造型各异而又美观的奖章:右边是一行用中文镌刻的碑文:世界艺术家潘玉良之墓(1895 ~1977)。

潘玉良的故事因作家石楠的传记以及随后的相关影视剧而家喻户晓,在众多传奇中,真真假假,虚实结合。有一点是可靠真实的,那就是她命运悲苦, 原名陈秀清,江苏扬州人,误入风尘,改姓名为张玉良。17岁那年,因姿容清秀,气质脱俗,芳名远播,芜湖当地政府及工商各界同仁举行盛宴,为新海关监督潘赞化接风洗尘,将张玉良献上弦歌助兴。1913年被潘赞化纳为妾,改姓潘。由此开启了她别样人生。

潘玉良不仅仅是做一位日日承欢的小妾,她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的追求。在潘赞化支持下刻苦画画,8年后的1921年,考得官费赴法留学,先后进了里昂中法大学和国立美专,与徐悲鸿同学,1923年又进入巴黎国立美术学院。

1929年,潘玉良带着对爱情的向往、对家园的热爱归国。曾任上海美专及上海艺大西洋画系主任,后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但她的艺术思想不为当时社会接受,1937年旅居巴黎,为东方考入意大利罗马皇家画院之第一人。

潘玉良的许多作品捐赠给了安徽省博物馆。她的油画,以印象派的外光技法为基础,再融合自己的感受才情,不妩媚,不纤柔,用笔干脆利落,用色主观大胆,无论是气度、修养,还是技术,创造了“融中西画于一治”的独特画风,堪称是一位真正融入西方文化的卓有成就的中国女画家。

潘玉良留给当代画坛重要启示的,更是她的精神。她出身卑微,但不畏权贵,不畏世俗,追求真爱,追求理想,表现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艺术家的铮铮铁骨。尤其是,她与不平命运相抗争,以顽强奋斗的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和严谨的创作态度,经过超乎常人的努力,从一个青楼弱女子成为享誉国际的著名女画家,这种精神与信念,更应是当代画坛汲取不尽的滋养。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