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务须补偏救弊
摊派“流产指标”荒诞无稽
携妻体验牢狱生活 倒逼官员清正为官
名泉频成“洗澡池” 管理者不能再无视?
下一篇4 2015年5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隔代教育”务须补偏救弊
□ 王卫斌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场竞争日趋激烈。年轻父母疲于奔命,可支配时间越来越少,抚养和教育孙辈的重任就落到了祖辈肩上,由此形成了所谓的“隔代教育”现象。

“隔代教育”的优势是值得肯定的。祖辈们退居二线、赋闲在家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和精力照料孙辈,正好可以发挥余热,为儿女们分忧解困,尽享含饴弄孙的乐趣。而且作为过来人,他们自有一套现成的抚育经验,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琐事和难题。饱经沧桑的他们童心未泯,舐犊之情历久弥新,对晚辈宽容大度、尽心尽责,有利于下一代的自由发展、健康成长。

但“隔代教育”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老一辈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和生活方式相对滞后,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比如对孩子过分溺爱,一味迁就和“护短”,容易养成他们自私、任性等坏脾气,助长懒惰、散漫等劣根性。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已经衰退,腿脚不方便,喜静不好动,活动范围小,势必造成孩子们的视野狭隘、体质柔弱。长期处于老人世界中,他们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潜移默化也会被孩子们模仿、克隆,从而诱导心理老年化等问题,失去天真幼稚的本性。

老年家长应与时俱进,转变旧观念,讲究新方法。对孩子的爱要适度,做到严管与活教两手都要硬,实现严肃与活泼的和谐统一。要跳出小圈子,多带孩子到户外活动,让他们接触大自然,认识外面的大世界,锻炼他们的体质,培养活力。要重视科学施教,活学活用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及早发现孩子的兴趣特长,并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有条件,学龄前的孩子最好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轮流帮带,借以平衡差异性,消除局限性。

“养不教,父之过。”年轻父母放弃对孩子的抚养、教育,完全放任自流是极其有害的,轻则疏远骨肉血缘关系,重则导致他们自卑、自闭,甚至产生叛逆心理。“儿孙不如我,要钱做什么?儿孙胜于我,要钱做什么?”钱是永远赚不完的,无论工作有多忙、压力有多大,都必须抽空常回家看看,定期陪伴孩子生活一段时间,用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拉近“隔代教育”的距离;用更强势的教育手段,加固中间环节。

孩子到了入托年龄,一定要及时送进托儿所、幼儿园,充分发挥专业学校的杠杆作用,依靠集体生活的感染力量,逐步完善他们的人格和心智。有关部门还应加大投入,在基层开办家长学校、祖辈学校或隔代教育中心,建立一个从婴幼儿到学校的全程教育体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服务,提高整体抚育水平,促其茁壮成长。

总而言之,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相互配合,共同参与,孩子的世界才算完整,“隔代教育”才能取得成功,未来的人口质量才有保证!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