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百年历史的徽州古村落,因为地质灾害多发,不得不整体搬迁。
墙倒屋倾,满目疮痍,人迹稀少,古村落在破败和荒凉中濒临消失。
如何才能既保障村民人身财产安全,又能留得住浓浓乡愁,当地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着。
古村落地质灾害频发
距离歙县县城约26公里,距北岸镇政府驻地约3公里,有一个建于北宋年间,现已有七八百年历史的古老村落——金竹村。
金竹村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坡上,总面积4.5平方公里,辖九个村民小组,391户1008人,这里的村民采菊花、摘茶叶、挖山芋、种玉米,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朴实民风,一代又一代生活在这半山腰的古老村落里。
金竹岭是“黄山贡菊”原产地,金秋十月,山村漫山遍野的黄菊花、白菊花与色彩斑斓的秋叶交相辉映,好似一幅幅锦绣绚丽的山水画,被黄山市认定为“百佳摄影点”。然而在这醉人的美景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这里是省级地质灾害点之一,崩塌时有发生,山上许多房屋开裂严重,直接威胁村庄内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保全价值,留住乡愁
5月8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走进这个古老的村落。拐街踏巷,却发现映入眼帘的青砖瓦房,满目疮痍,了无生气。有的民居,因为长久无人居住,墙体开裂,损毁严重,墙上写着大大的“拆”字,也预示着它们的命运。
据悉,2012年11月,金竹安置区——金竹新村工程破土动工,目前绝大部分村民都搬进了新居。
尽管有了舒适的新家,但是很多年老的村民,仍然不时回到老房子里住上一段时间,“以前住在老房子里,白天隔着窗户就能聊天,晚上都不用关门,现在突然搬上楼去锁住自己,一开始不习惯。””65岁的村民胡荣寿无奈地说。
房子可以拆,但是乡愁挪不动,如何兼顾两者,也是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据北岸镇党委书记汪皆兵介绍,镇里特地找到了县文物部门,对村里的古民居进行现场勘验,结果发现,有价值的老房子几乎没有,只有一个祠堂的历史比较悠久,此外还有几户民居的门楼构件有些价值。“有价值的古祠堂,可以考虑搬下山来进行保护,其他老房子里有价值的部件,也可以拆下来,陈列在祠堂里,作为一个纪念,帮村民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