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的静静(化名)坐在桌前,认真地摆弄着面前的画笔,因为出生时神经受损,她的语言和肢体功能都受到了损伤,不能独立行走,但这并不阻碍她变得活泼、开朗。即使她知道,自己并不是现在爸爸妈妈的亲生女儿。
5月17日是“全国助残日”,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昨天跟随心理治疗师一起,走近残障孩子,倾听他们的康复故事。
被遗弃,不会走,她化茧成蝶
“看,静静长得跟妈妈多像啊!”在合肥市铜陵路街道花溪社区的儿童康复室里,静静由妈妈扶着,慢慢地走到桌子前坐下。静静不是妈妈的亲生女儿。5年前,她被妈妈从儿童福利院领养。
“一开始只是参加一个爱心活动,说孩子可以在我们家里寄养一段时间。”静静妈说,当时屋子里靠墙坐了七八个孩子,都在吵闹,只有静静安静地坐着。当她走近一点,静静突然抬起头喊了她一声“妈妈”。
静静妈把静静带回了家。可她很快发现,静静只会说“爸爸”、“妈妈”,而且站不起来。医生说静静是神经受到损伤,导致语言和肢体功能受损。
寄养是有时限的。一段时间后,静静妈把静静送回了福利院,可福利院很快打来电话,说静静绝食、彻夜吵闹。
静静妈又一次心软了。就这样,静静正式成为了这个家庭的一员,有了爸爸、妈妈和姐姐。
现在,静静妈每天要骑车带静静去做半天康复训练,另外半天则让静静去上学前班。
现在,静静已经可以和人正常交流,小腿经过手术后,也能在妈妈的搀扶下慢慢走了,不用再坐轮椅。静静妈最大的愿望就是今年9月能有小学愿意接收静静。
“星星的孩子”走不出自己的世界
和静静相比,瑞瑞(化名)一刻都不能好好地坐着。一会儿骑骑小木马,一会儿爬上高高的凳子,心理治疗师再怎么跟他说话,他都像没有听到一样。
“两岁的时候,发现他不会说话,还特别调皮。我们觉得不对劲,带去医院检查,查出来是孤独症。”瑞瑞爸说,最让他担心的是儿子对危险不能预知,“比如刀子不能玩,车子来了要闪开,他都很懵懂,必须时刻有人看着他。”
瑞瑞也有喜欢的东西。他也很爱玩球,他喜欢这样圆圆的东西。“他感兴趣的事情,能聚精会神玩很久。”
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在某些方面特别有天分,比如音乐、数学、绘画,希不希望瑞瑞也成为这样的孩子?“没想过这些,只希望我们有一天能融入他的世界,这样他就不会这么孤独了。”瑞瑞爸说。
专家说,家长保持平和心态很重要
“对于那些孩子残障的家庭来说,最需要心理调适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合肥安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侯松梅说,家长调整心态,对孩子的康复至关重要。
“既不能觉得孩子有残障是一件很羞愧的事,把他们‘藏起来’,不让他们和外界接触;也不能因为心疼孩子残障,而过度溺爱。因为康复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融入社会,应该给他们平等的爱和关心。”侯松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