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于制陶的理解,是“玩泥巴”,其实,玩陶是一件很费钱的事,且不说收集贵重陶瓷,就仅仅制陶这项,成本也很昂贵,虽然如此,但也让建材生意步入正轨、想停下来重拾老手艺的巩孝来乐此不彼。他和妻子王菊生在崔岗艺术家村打造的素陶工社,在充分满足了自身意趣的同时,也招来了很多人前来体验。
走进素陶工社,半封闭式的青砖墙之后,是一个小池塘,用他们的话来说,是孩子的垂钓池。拐过这道屏风后,最惹眼的就是那个玻璃房了,层层叠叠的层架上,摆满了各种多肉植物,小而玲珑,错落有致。
进入屋子里面,不规则原木长桌上,又是各种多肉,甚至这个院落和房间,都被这些多肉和盛托它们的陶制品霸占着,让人怀疑素陶工社,不仅是各种陶制品的家园,也是那些小可爱的天下。这里一百多种多肉,大部分都是市场上很难买到的,是他们从外地带回这里培育而成。让一捧泥土变成容器,让一颗种子变成盆景,大概有某种共同的天然意趣。
巩孝来说,他们一般是用电窑和汽窑,很少用柴窑,因为太奢侈太浪费。他从手机上翻出一张一套茶具的照片给笔者看,那是他自己用柴窑烧制的,而且原材料是木头,如今,这套茶具被觊觎它的买家收藏了。
每逢周末,素陶工社都很热闹,注重这种原生态制陶体验的家长越来越多,一小时大概能做两到三件,做好后晾干一周,下周再来取。笔者盯着那块标有价格的小黑板看,巩孝来说,“没有人还价,反正我们做这个纯粹是自己玩的,你还价也没用,这不是一门生意。”
他也曾经在采访中说,“我们对生意好像没什么太大志向,觉得差不多就行了,一直在用别人赚钱的时间在‘玩’。我们觉得‘玩’是很重要的事情。用赚来的钱让自己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很重要。”
纯粹为了玩,大概是人间最奢侈的事情了。他所指的玩,当然不是那种灯红酒绿各种消费。太忙的人不能体会这种玩,永远不满足的人也不能体会。想玩一玩,首先,大概是你得停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