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常常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例如,多吃碱性食物可降低患癌几率,孕妇穿防护服可有效地防范电脑辐射,餐前吃水果营养吸收更好,多吃酵素能排毒……等等。
这些头头是道的“忠言”靠谱吗?今天我们请到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三位研究员,针对一些流传甚广的癌症传言,给大家揭示真相。
1、“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单”绝大部分可适量食用?
微信朋友圈里广为流传着一份“十大致癌食物黑名单”,人们日常吃的葵花子、口香糖、油条、腌菜等赫然位列其中——舌尖上的至爱物原来都是闻之色变的“致癌物”。
专家回应:除了“黑名单”中提到的腌菜含有明确可致癌的物质,其余食品并没有那么“恐怖”。
对于腌制食品要注意食用的时间,并且不宜大量食用。葵花子致癌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葵花子如果发生霉变,则有可能产生黄曲霉素,它是致癌物质。但造成葵花子发苦的不一定就是黄曲霉素,所以如果平时吃到苦葵花子,只要及时吐掉并漱口即可。
口香糖,网上称其使用的阿斯巴甜是致癌物。其实,阿斯巴甜是一种糖替代品,是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限量标准内就没有问题。
至于油条、河粉、皮蛋、爆米花,其实涉及的是铅等重金属在制作中含量超标后的危害,跟致癌不是一回事。但重金属超标对人体健康的确是有危害的,所以对上述食品建议少吃。
2、人体没有酸碱性之分,食补无法改变人体酸碱性?
有研究表明,癌细胞不容易在碱性环境中存活,因此癌症不会在碱性体质的人群中生成;相反,酸性体质的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几率会更高。所以,酸性体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碱性食物(比如绿叶菜和水果)来改变体质,从而降低患癌症的几率。
专家回应:人体根本没有酸性体质和碱性体质之分,人为地干扰身体体液酸碱性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