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人民日报发表了《管理层治理旨在慢牛,长牛未改变》的文章,媒体也发布了“6000亿社保基金将提前入市”的预期利好消息,让人们对4000点是底部有了底气和信心。加上首批申购新股的万亿资金解冻进场抄底,遂令股市一扫浓重的空头气氛和恐慌性杀跌行为,创业板再创新高,沪市夺回4200点震荡箱底。
从“利益”角度看牛市不能结束
在商品市场中,人们对一切不可思议的现象和问题,只要用“利益”二字,便可迎刃而解。
本轮牛市从去年7月底的2049-4572点,涨幅123.1%;深成指从7151-15009点,涨幅109.88%;中小板从6365-12922点,涨幅103.39%;创业板从1255-2974点,涨幅136.97%,可见,广大投资者都早已获得至少一倍的利益。
但是,股市的其他各方的利益还没有实现,或实现的甚少。从政府所获利益看,除了解决了新股发行难、每月能顺利发行几十只新股、财政部每天可获取20-30亿印花税收入以外,大多数利益都没有实现,发动本轮牛市的主要目的还没有达到。
例如:为经济稳增长、促消费服务,增加居民对存量房产的购买力、让更多的中小企业上市融资,化解地方政府十几万亿巨额债务的潜在危机,促使国有资产增值,在国资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提升国有股权的价值,推进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更多的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通过股市投资富起来,避免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国社会“未富先老”问题,在房地产之外为125万亿发行货币寻找更大的蓄水池,划转国有股权给社保基金、部分弥补养老金缺口,为信贷资产证券化、化解银行坏呆账开通道路,支持政府“一带一路”的走出去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工业4.0和互联网+计划,实现民富国强的“中国梦”等等。
这些重要的任务和国家利益,都有赖于股市长期走牛才能逐步实现。正因为此,在政府心目中,美国、欧洲、日本股市的牛市均走了5、6年,才解决了许多难题。而中国的牛市才走了9个月,大把的问题还没有消解,因此,牛市的曲不能终、人不能散、行情不能完。
这也是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大官媒隔三差五发文章、对市场进行舆论“窗口指导”,以统一1.89亿账户、上亿股民的思想的重要缘由。不得不承认,在9个多月的牛市中,两大官媒的唱多或短期看空的舆论导向作用,威力是巨大的,是分析师们所不能比拟的。
维系慢牛人人有责
这里所说的慢牛,主要是指上证指数。因为从国内投资者,到管理层和政府,再到海外投资者,基本上是以上证指数作为中国股市指数的代表。
何谓慢牛?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一段上升之路,要来回走N遍。如美国股市,在16000—18000点这2000点区间内,已经来回走了近一年,每天涨跌都是百分之零点几。同理,A股随后也将会在4100—4500点区间,震荡来回较长的时间。曲线比直线长,箱形来回震荡比单边上升机会更多,且安全系数高,慢牛是治暴跌的利器。
为了维护这种慢牛走势,吸取多次大盘股暴涨后被管理层利空政策抑制的教训,投资者只有一个对策:弃大盘股,做中小盘股;轻指数,重个股。
为了股市大局,防止市场系统性风险加剧,抑制暴量,减少新股扩容数量,避免管理层出大利空,人们尤其要忍痛放弃对银行股、保险股、券商股、中字头大盘股的炒作。
有人以为我对大盘股有偏见。其实,辩证法有一个基本的观点: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大盘股已今非昔比。
第一、许多周期性的大盘股已成为过剩产业、落后产业、污染环境行业,成为政府调结构的对象。
第二,许多大盘蓝筹股,尤其是银行股,虽然市盈率比较低,但是其成长性却是一年不如一年,从以往的30%-40%,下降到2014年的6%,今年一季度仅增长百分之一点几,今后还将进一步走低。因此,投资大盘股只能靠分红与银行利率比高低,做长期投资,而不能炒作。
第三、是抑制指数暴涨的需要,因为每当大盘蓝筹股一涨,指数就暴涨,市场情绪就会冲动,给管理层和政府领导带来很大的压力,遂都推出风险警示和调控措施,对整个市场无益。
同样,对题材股、成长股、改革股、重组股的炒作,也应尽量不要一味拔高,扶摇直上,招摇过市,而应多做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