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个人账户“充公”是个馊主意
微声音
一个母亲节 解不开母亲的“心结”
乱投钱许愿也是不文明旅游行为
莫让撵野鸡 撵丢了公权形象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5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一个母亲节 解不开母亲的“心结”

□郭元鹏
 

他叫毛毛,今年24岁。19年前,5岁的他在贵阳被人贩子拐走,被福建一对夫妻收养,初中毕业后来厦打工。19年来,他的父母辗转多地,也曾循着线索多次到福建寻儿,但始终未果。厦门湖里警方通过DNA比对和不懈努力,终于让亲情团圆。见面的那一刻,母亲紧紧抱着成为大小伙子的儿子泣不成声。(5月7日《厦门日报》)

19年的苦苦寻觅,一位柔弱的母亲陪着丈夫用鞋底子丈量着中国广袤的土地。身边是秀丽的风景,但是在她眼里这都是灰色的,她的生命中因为失去了儿子,而没有了颜色。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母亲的心结,只要孩子在,只要孩子好,只要能团圆,一切都是浮云。

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各地媒体都在寻找最美母亲,各地商家都在大打母亲牌,所有的儿女都在思考要送给母亲什么礼品?

其实,母亲想要的不是“最美”的名头,也不是儿女的礼物,只要能让她们看到“回家的孩子”,就是最幸福的。

母亲的心结是什么?母亲的心结是合家团圆,是儿女常回家看看,她们不需要儿女“刷刷筷子洗洗碗”,她们要的不是大包小包的礼物。她们要的是听听妈妈的絮叨,她们要的是儿女平平安安。今年春节的时候,有两个新闻,刺痛着我的神经:其一,一位母亲得知儿子春节不回家,就报了假警,要求警方把她拘留,说自己被拘留了,孩子就回来了;其二,一位母亲春节过后患上了抑郁症,坐在窗口发呆,儿子离开的时候,她就是在窗口目送孩子远去的。

当孤独老人成为干尸,同城相居的女儿不知道的时候,如何解开母亲心结?我们总是忙碌的,我们总是艰难的。可是,如果连回家看看都要母亲告状的话,我们是不是也该反思?远离一次灯红酒绿,远离一次世事喧嚣,远离一次皮笑肉不笑的应酬,在这个母亲节里,就别雇佣“代人尽孝服务队”去看母亲了。

这个母亲节正好是星期天,左手牵着爱人,右手拉着儿女,回家看看难得一见的母亲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