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叫吴思明,一个叫吴思远,是一对双胞胎,哥俩不仅长得极其相似,兴趣也一样,都爱看书、画画,钢琴也都过了八级。他们还会自己编程,组装机器人,小哥俩合作制作的机器人模拟探月工程不久前获得了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大奖。
制作机器人模拟嫦娥探月工程
今年12岁的吴思明和吴思远是合肥乐农新村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哥哥吴思明比弟弟吴思远早六分钟出生。在学校机器人实验室里,市场星报、安徽财经网记者看到,哥俩正和自己的组员张智远、杨昱晨调试小机器人。
记者看到,这个机器人重约600克,主要是由塑料板和7个伺服电机,相当于引擎的部件,安装在底部的寻迹卡,顶部的作为模拟拍照的LED灯以及锂电池等器件构成。“这个机器人是模拟嫦娥探月工程设置的,主要有释放探测车、清除障碍、分拣月岩、设备检修以及在月球上竖起自己的标志等环节组成。”吴思远说,“做着自己玩的。”
启动开关,黑色的小机器人沿着预定的轨道运行,遇到障碍物,伸开叉车手,将路边罐装沙子的障碍物全部推到一边,清除路障,小机器人抵达“月岩”堆放的地方,然后伸开前臂“小手”,将地面黑色的月岩从杂物中拣出,然后在“月球”上插上自己的探月标志,最后还要进行检修等环节,整个过程有一分多钟。
做好机器人,两人也有竞争
“从去年6月开始,我和哥哥以及几个组员就开始编程和调试组装机器人了。”吴思远说,“程序里的参数要高度精确,才能使机器人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他们和组员们反复调试了上百次,在吴思远的电脑里,27个程序还存在硬盘里。
吴思远说,在制作机器人的时候,两人会发生小争吵。“我觉得我的方案比他好,我就会跟他商量,有时候会吵,不过都是想把参数和方案做到最准确。”这次合肥市青少年机器人比赛,弟弟获得了全市一等奖,还入围省赛,哥哥获得了全市二等奖。“我比他认真。”吴思远略显骄傲地说。
在辅导老师张艳娟的眼里,哥俩都是编程高手。“他们在同一个班级,学习成绩都很好,爱动脑动手。”张老师说,“这个都是他们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有时候晚上还要加班。”兄弟俩都“能文能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