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称谓文化》
2015年4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意思的称谓文化》

早些年车间里的工人师傅
 

夫妻篇

安庆喊妻“烧锅的”

“夫”和“妻”本是表明配偶关系的基本称谓,在封建社会中, “妻”始终处于从属地位,“夫为妻纲”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在这种思想观念下,夫妻关系中女性称谓语必然带上了高低贵贱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他人对女性出嫁后的称谓语。女性出嫁后不能直呼自己的姓名,只能在丈夫的姓氏后加上自己母家的姓氏作为称谓, 例如“王李氏”、“陈王氏”等。

夫在古代还有很多其他变种,例如,“夫婿”,汉诗:“东方千余客,夫婿居上头”就是丈夫的意思。无论夫也好,夫婿也好,都是古代人,包括妻在内称呼某人具有丈夫身份的称谓,这个称谓目前还在用,但被搅了“先生”进去。过去,有一定地位的丈夫,往往被称为“老爷”,这在明、清戏曲里很常见,也是一个多义使用。另外还有“外子”这一称呼,目前还在正式场合上使用。俗语里面还有“男人”、“老公”。

“妻”者,在《白虎通·嫁娶篇》里被解释成:“妻者,齐也,与夫齐体。”换句话说,没有解释,不过,它却向世人宣告,夫妻是“齐”的,是平等的,还是有现代意义的。

“妻”也如一般称谓一样,有三种,一种是称某人的妻,一种是对着自己妻的称呼,第三种是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妻。对外人谈自己的妻子时,古代人用“内”、“内子”、“内人”,现代大陆人不常用了,台湾还很普遍。

称自己妻子为“娘子”,在古代很普遍,至少在元朝时已经普遍这样称呼了。这个称呼现在已不用,其实是一个很文雅亲切的称呼。

现代人在家里大概都不这样称妻的了,蜜月里喊得甜甜蜜蜜,不久以后,降为名字。有了孩子,索性称为“孩子他妈”,孩子他妈则对等地回以“孩子他爸”。到了晚年更有意思,叫自己的老伴叫“老某”,比如他妻姓王,就叫他妻:“老王”,他老伴则欣然受之。

安庆一带,称妻为烧锅的:这个称谓最早起源于农村,因为一向乡下女人大多只能呆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充其量只能围着锅台转,为男人,为公婆和儿女洗衣浆裳,烧锅做饭而已;而舒城则说家里头;到了宣城、池州,又改称我家里的、旮里等了。

古今对丈夫的称谓:

最早比较平等的叫良人,

比较亲切的叫郎、郎君,

古代尊称丈夫叫官人,

官宦人家称呼丈夫叫老爷,

宋代称丈夫叫外子,

比“官人”更尊敬的称呼叫相公,

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叫先生,

现代人叫爱人,

尊崇的也可以叫君,

通俗的叫老公,

做生意有些发达的叫掌柜的,

北方人叫当家的,

其他称呼还包括老伴、那口子、冤家、老板等。

古今对妻子的称谓:

皇帝称老婆叫梓童,

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文人称老婆叫拙荆,

雅士叫执帚,

商贾称贱内,

士人叫妻子,

酸秀才称娘子,

庄稼汉叫婆姨,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没文化的叫老婆,

年轻人称媳妇,

老头子叫老伴,

北方人称孩他娘,

南方人称伢他妈,

大陆上称爱人,

台湾叫内子,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师傅篇

曾经是表达对他人尊敬的最简单方式

总觉得叫先生、女士,太文绉绉,也喊不出口。叔伯阿姨之类的,显得太亲切,万一把人家年纪看错了,还会产生误会。所以,现在凡对年轻一点的喊“帅哥”、“美女”,年纪大一点的统称“师傅”。在合肥见人喊“师傅”,总归没错。“师傅”流行于改革开放前,更多地指称手艺人,与如今大街上时髦的男男女女似乎搭不上边。不过,现在的合肥,“师傅”一词在陌生人之间最为流行,很多时候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职业身份,几乎到了泛滥的地步。

师傅是一个很有味道的称谓,既传统,也现代;既严肃,也亲切。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传统武功教派里道高德望的“师父”,因为发音完全一模一样,你也可以把它理解成工厂里手把着手教你车钳铣刨,技术纯熟的老工人。

曾经,我们会对一个木匠称呼师傅;会对一个裁缝称呼师傅;会对一个剃头匠称呼师傅。曾经,我们会对任何一个有一技之长的人称呼师傅……一声师傅,会让人深深体会到被人尊重的快乐和温暖;一声师傅,也是我们对他人尊敬和仰慕的最简单的表达方式。

后来恢复高考,知识分子变得吃香起来,再用师傅去称呼一个有学问的大学教师,或者工程师似乎有点贬低知识的意思在里面,与四个现代化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不管是师傅也好,还是师父也好,能掌握光怪陆离的原子弹、宇宙飞船,还是电子计算机吗?于是师傅摇身一变,化为“老师”。老师起初只在知识分子里通用,后来社会上的人觉得老师显得更文雅,更深不可测,知识就是力量嘛,这样,老师开始泛指到有点阅历的人身上,无论男女,都很适合。

老板篇

出现在官场和学校里的“潜称谓”

现代社会,我们除了与陌生人打交道,更多的时候,则需要在各种各样的“圈子”中生存,诸如学校、家庭、职场等等,这个时候,称呼常常纠缠着“时代特色”与“身份纠葛”,有文化传承的进退失据,更有人际交往的微妙心态。

“老板”,原先专指做生意的人,显得格外响亮而时髦。不过,如果这个称呼出现在官场和学校里,该有着怎样的滋味?

早些时候,《人民日报》有篇评论《党内称谓容不得江湖气》说,“不知从何时起,互称‘同志’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一些脱胎于江湖绿林,裹挟着浓厚封建陋习的‘老板’、‘总管’、‘大哥’等庸俗化的称呼,在某些部门或单位已渗透到党内。”

在一些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中,特别是上下级之间,称呼的微妙可谓“博大精深”。扬州市直机关办公室公务员胡麟坦言,称呼代表了你对自己和别人的定位,很多时候如果把称呼搞错了,直接影响到沟通交流及办事的效果。在不能掌握对方确切身份的情况下,对有职务的尽量往高了喊,对没职务的尽量找一个表示出对对方尊重或者拉近彼此距离的称呼,比如对年龄相仿的不喊小某而是呼名不带姓。如果是对非本单位的其他机关普通工作人员,称呼某处长某科长等,对职务比较高但不知具体职务的就称“领导”。

值得注意的是,官本位已经成为社会“潜意识”,表现在称呼上,就是“主任”较流行。而且,与“主任”泛滥相呼应,官场上各种称兄道弟的江湖行话也层出不穷。把同事、同志间的称呼庸俗化,有的称领导为“老板”、“老大”,有的称下属为“哥们”、“兄弟”等。

而在各所高校,“老板”指称研究生导师已经非常普遍,当一个学生背后称呼导师为“老板”的时候,反而有了亲切亲近的味道,这实在耐人寻味。

同志篇

19世纪末 出现的独立称谓

同志起源在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的左丘明说过:“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也说:“所与交友,必也同志。”而它作为独立的称谓,出现于19世纪末,光绪皇帝筹划戊戌变法时,对变法派大臣称为同志。此后它成为同一政治派别人员的互称,如辛亥革命时互称战友为同志。

同志也是相同政治派别在一些国家里的统称。这种传统始于列宁建立苏维埃政权之后,各国的马克思主义党派间互称同志。后来随着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冲突,同志一词不再通用。

现在的中国人几乎都知道同志这个称呼,但它留给某些人的印象是友好、尊敬和亲切,留给某些人的却是并不愉快的记忆。

在党内,如果犯了严重的错误,则被开除党籍,之后也不会再被称之为“同志”。如瞿秋白、李立三等,由于党内路线斗争和其他政治斗争问题,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不被称为同志。刘少奇、彭德怀等重要人物在“文化大革命”中失去了被称为同志的资格,直到他们获得平反。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同志一词改变了在党内使用的惯例,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它代替了此前社会“先生”、 “小姐”、“男士”和“女士”的称谓,成为对所有人的通用称呼。这种改变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职业、身份、财产等方面的差距,让很多人感觉到社会公平。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同志的划分也增加了社会上普通民众的对立。60岁以上的人还记得,那时候只能到国营商店里去买东西,买东西时时常遇上爱搭不理的售货员。你得小心翼翼地问一句:“同志,我想买一包盐。”这也可能受到售货员的训斥:“你管谁叫同志?谁是你的同志?你是什么家庭成分?把户口本拿来看看。”

令人尴尬的是,自1990年代起,同志一词又人为地增加了新的歧义。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