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目前正在培养和已经输送到省队的一批体操队员中,许多人已经具备了在全国和世界大赛中夺冠的潜质,邓琳琳的今天,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明天。”奥运会冠军邓琳琳的启蒙教练郭少华,以前也是安徽队队员,退役后一直在基层从事体操教练工作。
满怀遗憾,告别赛场
1957年出生的郭少华自小就好动。在界首一中读初中时,全县体操运动的气氛很浓,体育老师李成武组建学校体操队,郭少华很快成为体操队的骨干。1970年,李成武带领学校体操队参加阜阳地区中学生体操比赛,郭少华和他的同伴一举夺得团体冠军。此后阜阳地区组团参加全省青少年体操比赛,郭少华作为骨干队员为阜阳队夺得男子团体冠军立下头功。比赛结束后不久,省体操队正式选拔郭少华为省体操队队员。到省体操队的第二年,在教练的保护下,他已经能完成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度的高难度动作,这至今仍是许多体操运动员很难完成的E组高难度动作。郭少华很快成为省体操队挑大梁角色。不过,因右胳膊受伤等原因,1976年郭少华不得不满怀遗憾,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心爱的体操训练房,到亳州体委当了一名体操教练员。
此后,郭少华被派到北京体育学院进修,丰富理论知识使他的体操专业水平如虎添翼。恢复高考后,他如愿考上了安徽师范大学体育系。
基层教学,白手起家
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后,他先是在蒙城师范从事体育教学,1985年,阜阳师范学院体育系建立,他调到该校从事体操教学,先后为学校赢得安徽省高师体育专业体操教学竞赛总分第一名、全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等殊荣。1992年初,郭少华寻找到几个身体条件较好,又愿意练体操的孩子,做通孩子家长的工作,终于拉起了一支小小的体操队。从此,他开始了近二十年的体操教练生涯。
阜阳市没有竞技体操训练的基础,郭少华白手起家,要建队就要有生源,没有孩子来训练,自己出去找。体操训练没有器械也没有钱,郭少华就因陋就简,自己动手做;训练用的单杠、吊环、垫子等等,都是郭少华通过各种渠道买来的淘汰货,维修一下再用。没有训练场地,他自己花钱租,甚至是拉到室外训练,师范学院的操场、清河广场、阜阳外滩都曾经留下过郭少华带领的少儿体操队的身影。
从1992年至今,郭少华曾培养输送的20多位体操苗子多次在全国体操大赛上摘金夺银。有了郭少华,方有 “阜阳体操,称霸安徽”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