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抓特色,整合资源成合力
2015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工作
多措并举抓特色,整合资源成合力

 

记者 江锐

近日,在芜湖市召开的2015年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太和县体育学校等6个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

“他们的交流发言各有特色,具有代表性,值得学习。”省体育局局长冯潮给予了高度评价:“太和县体育学校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情况,反映了县委、县政府重视青少年体育,将体育学校纳入教育序列,给予了充分保障;马鞍山市扎实抓好竞赛工作的经验和做法,领导重视、部门配合、经费保障、学校参与;蚌埠市把青少年体育训练作为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即建设好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三支队伍;省武拳中心针对去年省运会如何提高办赛质量,如何体现公平公正,精心的组织赛事,要让青少年参加体育竞赛可以获得公平公正价值观教育;郎溪桑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独立法人单位,这是我们要积极倡导的一种形式,如果我省的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都能像他们这样开展活动,将会吸引更多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芜湖市在构建青少年体育工作格局方面有新意。我们经常说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但是芜湖市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市场运作。”

太和县体育学校: 深化体教结合,加强体校建设

“目前学校有1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870余人,文化课教师76人,体育教练员14名,以初中教学为主。成立了田径、柔道、摔跤、跆拳道、拳击、武术散打、武术套路、篮球、乒乓球等12个专项体育训练队,在训运动员200余人。”太和县体育学校副校长蒋祥用介绍道。

蒋祥用表示,太和县体育学校的创办得益于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投资1个亿,建成了56000平方米的体育学校,学校拥有11个运动训练场馆,训练场馆面积近5000平方米,纳入太和县教育序列,文化教师和体育教练都由财政供给,县教育局、体育局联合发文要求各乡镇每年都要推荐10名优秀的苗子上体育学校。

办学伊始,太和县体育学校做出了科学的办学规划,确立了“学训并重、文体双赢”的发展道路和“文化立校、体育亮校”的办学宗旨,提出了“文化教育全县领先、体育方面打造全省高水平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训练基地”的办学目标。几年来,不断探索体教结合模式,坚持走学训并重、文体双赢的道路。2013年、2014年学校向优秀运动队、省体校输送了几十名优秀体育人才。

马鞍山市体育局:

扎实抓好竞赛,培养输送人才

马鞍山市体育局局长童德山介绍:“自2000年以来,我们立足于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战略高度,每年都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田径、游泳、篮球、武术、乒乓球、羽毛球、广播操、体育舞蹈等14项比赛,年参赛学生在1万人次以上。从2008年开始,举办了五届全市大学生运动会,设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登山、象棋、拔河等6项比赛。从2012年开始,围绕‘四迎’(迎六一、迎国庆、迎元旦、迎新年)及寒暑假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举办全市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乒乓球、羽毛球、击剑、围棋、武术、足球等比赛,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广泛赞誉。”

“在组织开展全市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中,从马鞍山实际出发,我们逐步形成了一些主要做法。首先是抓部门配合。做好青少年体育比赛,主体在学校,必须依靠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另外,还要抓经费投入、抓业务培训、抓竞赛组织和抓赛事宣传。”童德山说。

蚌埠市体育局:利用省运契机,实施育人行动

“时隔29年,蚌埠将又一次承办省运会。为此,我们在抓好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将更加注重体育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不断加大输送力度。我们将抓紧落实省运会项目的布局,迅速制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工作方案,培养一批懂运动训练管理的干部队伍和懂竞赛的裁判员队伍,引进和培育一批优秀教练员,加大青少年体育人才选拔和培养力度,狠抓训练管理,严格科学训练,整体提升管理干部、教练员、运动员‘三支队伍’水平。”蚌埠市体育局副局长周青山表示。

周青山介绍,“这两三个周期内,蚌埠市下面区、县的运动员越来越少,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们训练工作的底盘小、尖子运动员少的特征。本周期内,我们将在参加省十四运会奖励办法中体现区、县参加省运会的作用,进一步调动区、县参加省运会的积极性,也积极探索区、县‘市队校办、市队县办’的模式,来提高我们的整体实力。”

省武术拳击运动管理中心:狠抓竞赛管理,促进良性竞争

“经过上一周期的努力,我们初步形成了严谨、规范的竞赛程序,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有力地促进了比赛的良性竞争,调动了广大基层教练员的积极性,发现、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后备苗子。”省武术拳击中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贵宝表示。

李贵宝介绍:“在上个周期伊始,我们就制定了两年一次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制度和教练员不参加培训不得报名参赛的规定。举办了中心所属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拳击、跆拳道四个项目各两次的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特别是省十三运会教练员、裁判员岗前培训班,有131名教练员和218名裁判员参加了培训。多年来,我们中心对裁判员一直有着一套严格而完善的管理制度,在赛区禁止裁判员与运动队单独接触,上交手机,切断通讯联系。赛中把握好四个环节:称重对人对单,教练监称,对阵双方运动员同时称重;抽签:采用乒乓球抽签;裁判员使用:实行当地裁判回避、有利害关系的回避、关系好的回避、关系差的回避;临场纠错:对于临场裁判出现的错判、漏判、误判在规则许可的范围内建立临场纠错机制。”

郎溪县桑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追求特色发展,发挥公益职能

据郎溪县桑园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负责人夏慧琴介绍:“我们俱乐部于2012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是独立的法人单位,隶属郎溪县教体局管辖。俱乐部依托郎溪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艺体综合项目培训和体育竞赛活动。俱乐部开设的培训和活动项目有: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跆拳道、武术、羽毛球、乒乓球、篮球、田径、游泳、体育舞蹈(拉丁舞、街舞、爵士舞、地板舞)和美术、书法、钢琴、电子琴以及青少年户外拓展(开设攀岩、高空六面体、毕业墙等36个科目)等项目。同时,郎溪县国民体质监测站也入驻俱乐部。自俱乐部成立以来,每年参加培训的会员约3500余人次,全年免费开放接待青少年4万余人次。”

“我们认为要坚持公益性为原则,以培养兴趣、发展特色为立足点。近年来,俱乐部经过上下的共同努力和艰辛的付出,目前俱乐部已开设了16个大项40余个小项的培训项目,是集艺体教育、科技教育、劳技教育、游戏娱乐为一体的校外教育机构,培训人员辐射全县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受惠人数越来越多,得到上级和社会的充分肯定。”夏慧琴说。

芜湖市体育局:转变发展方式,构筑多元格局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发展经济的理念发展体育事业,用现代企业的模式发展体育产业,转变政府职能和体育发展方式,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兴办体育,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体育需求,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体育发展’格局。”芜湖市体育局副局长黄书农表示。

黄书农介绍,为提升体育竞技水平,芜湖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撤销市体育部门原下属的6个二级机构,成立芜湖市青少年体育学校。由于芜湖市青少年体校现有在编教职员工只有45名,开展22个体育大项的业余训练,其师资力量明显不足,这为体教结合和社会力量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空间。芜湖市体校与中小学合作“市队校办”效应凸显,与高等院校结合,拓宽了青少年运动员的出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民间资本融入青少年体育,一是“队企联姻”,二是民间力量投资体育,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培训)。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