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命题也难解决高考公平问题
微声音
“慈善妈妈敛财” 暴露政府的不专业
墓穴不够用背后 有多少“人祸”?
“性感美女”小便池不是“情趣”是恶俗
非常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3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墓穴不够用背后 有多少“人祸”?

□张松超
 

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曾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新时期的殡葬必须要突出节地生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表示。(3月26日《京华时报》)

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10年内用完,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不少城市的墓园用地还要紧张,例如南京市,截至2014年墓园规划用地不足400亩,最多能够维持5年。而每当面对这样的情形,民政部门的态度基本上都是呼吁公众选择生态葬或者节地葬,但在现实当中,这恐怕也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事实上,墓园用地紧张自然有土地稀缺的客观条件限制,但在其背后,却也存在着极为混乱的规划体制。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关于公墓建设都属于民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却未能引起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单由民政部门编制的公墓规划,则往往由于缺乏完整的规划编制体系,造成了公墓选址不当和布局失衡的结果。比如民政部门选址的市郊公墓,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多年后又变成了市区内公墓,就需要进行搬迁或者整治,与此同时,对于村镇公墓建设,民政部门却鞭长莫及。

因此,墓园用地紧张的现状,背后有着突出的人为原因,而民政部门的决策失误,无疑也加重了现实当中的“死不起”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现行的墓地规划体制必须被矫正,而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墓体系,反过来不仅能够缓解公众“死不起”的现状,也能为促进健康的殡葬文化转型争取时间。

在此语境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城市规划建设等其他部门参与进来,协同制定公墓规划体系,尤其是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该把公墓建设纳入其中,作为一个重要要素来考虑,甚至为其编制专门的规划,最终缓解墓地紧张的状况。

生态和绿色的丧葬形式自然需要相关部门去引导,但面对有限的墓园用地,如何去规划和布局,却也尤为重要。

 
3上一篇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