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曾指出,全国人口每年死亡800万,还在随老龄化程度提高呈逐年增长趋势;而大部分省份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新时期的殡葬必须要突出节地生态。”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张世峰表示。(3月26日《京华时报》)
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10年内用完,这并非危言耸听。事实上,不少城市的墓园用地还要紧张,例如南京市,截至2014年墓园规划用地不足400亩,最多能够维持5年。而每当面对这样的情形,民政部门的态度基本上都是呼吁公众选择生态葬或者节地葬,但在现实当中,这恐怕也只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事实上,墓园用地紧张自然有土地稀缺的客观条件限制,但在其背后,却也存在着极为混乱的规划体制。众所周知,一直以来,关于公墓建设都属于民政部门的管辖范围,却未能引起城乡规划编制工作者的足够重视,而单由民政部门编制的公墓规划,则往往由于缺乏完整的规划编制体系,造成了公墓选址不当和布局失衡的结果。比如民政部门选址的市郊公墓,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多年后又变成了市区内公墓,就需要进行搬迁或者整治,与此同时,对于村镇公墓建设,民政部门却鞭长莫及。
因此,墓园用地紧张的现状,背后有着突出的人为原因,而民政部门的决策失误,无疑也加重了现实当中的“死不起”问题。这也就意味着,现行的墓地规划体制必须被矫正,而合理规划和建设公墓体系,反过来不仅能够缓解公众“死不起”的现状,也能为促进健康的殡葬文化转型争取时间。
在此语境下,当务之急就是要让城市规划建设等其他部门参与进来,协同制定公墓规划体系,尤其是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应该把公墓建设纳入其中,作为一个重要要素来考虑,甚至为其编制专门的规划,最终缓解墓地紧张的状况。
生态和绿色的丧葬形式自然需要相关部门去引导,但面对有限的墓园用地,如何去规划和布局,却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