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星报记者从在芜湖市召开的2015年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2014年,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者群策群力、开拓进取,着力提高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2015年,将继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新常态下我省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式,科学有序地推进我省青少年体育改革创新。
2014年工作回眸
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圆满完成省运会竞赛组织工作
省十三运会是迄今为止我省举办的项目设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赛区分布最广、赛期跨度最长、赛风赛纪最好、反兴奋剂工作最严的一届省运会,累计参赛规模达13000余人,整个赛期长达半年,赛风赛纪良好,充分发挥了省运会的综合效益和多元社会功能,达到了“六个一流”的办赛目标。
省十三运会紧紧围绕发现培养优秀后备人才的根本目的,科学制定竞赛办法,促进后备人才发现培养,省十三运会周期全省青少年运动员注册人数达18491人,再创历史新高。省运会期间青少部和高校部赛事安排合理、有序,精彩不断。竞赛组织管理工作实现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单项竞委会作用得到了凸显。省体育局高度重视省运会赛风赛纪工作,实施了反兴奋剂资格准入。一是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完善管理制度;三是运动员资审从源头抓起;四是严把裁判选调关;五是首次实施省运会反兴奋剂教育资格准入制度。
转变职能、提高效能扎实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稳步发展,从增加数量、创新形式、加强监管、加大扶持等方面着手,扩大青少年体育组织规模,激发其内在的动力与活力,稳步推进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
青少年体育活动精彩纷呈,在舒城县万佛湖举办全省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200余名运动员共享青少年体育盛会。与六安市政府共同承办第七届中韩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两国近200名14~16岁的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切磋技艺、在文化交流中共叙友谊。在合肥、芜湖、蚌埠、淮南、淮北、亳州、池州7个市的219所中小学推广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青少年体育队伍建设突出实效,举办了体育教师、校园足球指导员、校园足球裁判员、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管理人员培训班,重点突出专项培训,强化技能培养。
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全面优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
督促、指导各市认真贯彻国办发23号文件,理顺公办体校管理体制,落实“四个纳入”要求,逐步解决体校文化课教师缺口问题。努力加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管理。对8所国家级“基地”开展青少年科学训练指导和训练质量检查,新命名了合肥市业余体校等8所体校为“安徽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2014-2017)”,创新单项基地管理模式,启动新一轮单项基地认定工作。淮北市体育中学被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命名为“全国排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2014-2017年)”。联合省教育厅共同下发《2014年度全省青少年体育比赛计划》,举办了19项青少年体育年度比赛。
2015年工作展望
精心谋划、群策群力切实抓好今年重点工作落实
青少年体育工作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公益色彩鲜明的民生事业,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宽领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业。
系统规划,做好顶层设计。今年,省体育局将全面总结、评估“十二五”以来全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启动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体育立法工作,积极开展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条例的调研和起草,争取尽早出台《条例》,保障青少年体育权利。
加强合作,全面深化“体教结合”。“体教结合”是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必由之路。要继续推进“体教结合”工作,主动贴近教育部门,加强相互间的沟通与协调,完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要扩大青少年体育组织规模,改变“倒金字塔”结构;二是要加强青少年体育组织规范管理,充分激发内在活力;三是要筹建全省青少年体育联合会,逐步实施管办分离;四是要精心打造全省青少年体育活动特色品牌,今年省体育局将举办全省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暨俱乐部运动会,协助抓好新形势下的校园足球工作。今年,省体育局将首次尝试开展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试点工作,选择一些市开展试点,利用课外时间、周末或者暑假,对青少年组织开展课外体育培训,普及运动技能,培训项目暂定为游泳、乒乓球、篮球3个项目。
加强督导,狠抓运动员文化教育。今年,省体育局将联合相关部门开展全省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专项督导,重点督导合肥、阜阳、安庆、淮北等市自办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体校文化教育工作是否纳入教育部门管理,督导各市落实伙食补助、服装补助等相关规定情况。继续推行赛前运动员文化测试,运动员参赛资格将与文化测试成绩挂钩,文化测试成绩不合格的运动员将不能参加省比赛。
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后备人才培养。以后备人才“基地”为示范,以公办体校建设为抓手,以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为杠杆,着力提高基层青少年训练科学化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益。一是以评促建,加强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继续加强对8所国家级综合“基地”的指导和检查,对8所省级综合“基地”开展中期检查和训练质量评估,新命名一批省级单项基地;二是进一步强化对各级体校的分类指导,引导各级各类体校在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宗旨,做到“读训并重”;三是统筹谋划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增加竞赛次数,推动办赛主体和参赛主体的多元化,用创新的观念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改革,夯实基础,扩大全省青少年体育训练底盘。今年,篮球、乒乓球、网球项目比赛已经初步确定移交给相关单项协会承办。
突出实效,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今年省体育局将启动全省青少年训练教练员轮训工作,计划对300名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专项培训,并指导各中心开展各项目教练员培训。继续开展教练员论文征集和评选、“体育科技下基层”等活动。继续联合省教育厅联合培养传校、特校的体育教师,培训150名骨干教师。
加强宣传,积极营造青少年体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宣传意识,不断丰富宣传形式,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宣传。要采用多种方式与途径,进一步加强与媒体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充分挖掘青少年体育工作题材,吸引社会的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