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不可任性,让权力受到法律约束、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2015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两会期间,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安徽代表团热议的话题。
谈论话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谈论人物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孙兆奇。
谈论背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
此外,在全国两会上,审议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成为最大的一个法治关注点。这个草案涵盖扩大地方立法权、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体作用、界定政府规章权限范围等很多方面。一旦修法通过,一些带有摊派性质、侵犯权益的“红头文件”将不存在,这也表明,我国的法治建设越来越完善。
建议之声:
严把执法者“入口”,还需疏通“出口”
“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法律秩序是靠人来维持的,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法律的落实就是一句空话,因此,要推进依法行政,就必须高度重视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孙兆奇建议,严把“入口”,在目前的情况下,进入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应至少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并可根据情况的发展,要求进入行政执法队伍的人员中须具有全日制大专学历。
此外,孙兆奇表示,在严把“入口”的同时,需要疏通“出口”,对于严重违法执法人员,要坚决将其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从整体上确保行政执法队伍素质。
谈论热点:
不少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发号施令
星报记者采访时,很多代表在谈及“依法治国”的话题时都表示,不少干部习惯于拍脑袋发号施令,决策不依法、遇事不讲法、办事不懂法、自己不守法,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现实中,很多执法是不透明、不公正的,还有选择性执法。例如现在群众,甚至是领导干部打官司,都很难,即使打赢了,往往权益也得不到保证,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相信法律了。”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市市长张祥安表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只有权力得到有力的规范和监督,才能从根本上铲除各种违法现象。“这样下来,政府才能有执行力、公信力”。
“有权不可任性,总理说到这句话时,大会堂里掌声如潮。让权力受到法律约束,防止权力滥用,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据全国人大代表、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治之关键,在于政府依法行政,让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清权、减权、制权,打造廉洁、高效的法治政府。
话题延伸
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青少年是普法重点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在普法对象上,要把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和广大青少年作为重中之重”。全国人大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建议,将法律列入各级党政机关政治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的干部教育培训计划,作为领导干部任职考核和公务员资格考试的必备内容,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前不久,合肥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与依法行事有着很大关系。去年底,《合肥市城市管理条例》获得通过,这是我省第一部关于城市管理的地方法规。今年,合肥将以贯彻落实这部地方法规为契机,把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市市长张庆军说,除了依法治市外,提高市民素养也非常重要,必须持久抓好市民教育,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使其真正成为全市上下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