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也应推行“首问负责制”
2015年3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网络购物遭遇“成长的烦恼”,代表、委员建议
电商平台也应推行“首问负责制”

 

网络购物走进千家万户,点点鼠标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另一方面,商品和描述不符、假冒伪劣等现象也层出不穷,网店被戏称为“假货集散地”,暴露出诸多问题,“电商”也成为本次两会上的热词。

谈论话题

如何帮助网购摆脱“成长的烦恼”?

谈论人物

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阳光百货集团总经理韩玉臣

全国人大代表、精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

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

谈论背景:

关于网络服务的投诉,网购占了八成

昨天是三八妇女节,由电商发起的促销活动在网上打得火热,春装、化妆品、电子产品让人目不暇接,“她经济”成为消费淡季电商继“双11”后开辟的又一个战场。

一方面,网购快速发展,让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东西,可另一方面,由于网购的特殊性质,网上商品鱼龙混杂,网上维权难以进行,在网购过程中,一些买家的利益受到侵害却投诉无门。

商务部发布的信息显示,2014年国内消费市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其中电子商务交易额(包括B2B和网络零售)约13万亿元,这意味着网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网购市场正呈指数级别的增长。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数据统计,2014年中国质量万里行收到来自全国各地消费者关于网络服务方面的投诉共计58605例,其中,网络购物投诉占比最大,高达80%,为46882件。投诉热点包括商品和描述不符,商品质量差,虚假促销、买到假冒商品等等。

话题分析:

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求

网络零售为主的电子商务高歌猛进,但诚信危机、监管缺失等质疑声音也不绝于耳,很多人都曾建议要加强电子商务的整顿规范。

“开网店门槛低,没有法人主体等要求,尤其是一些由个人经营的网店,因为没有营业执照,征税长期处于真空状态。”全国人大代表、邯郸阳光百货集团总经理韩玉臣解释,网店的账目、信息等都不能被税务机关掌握,所以造成了税收流失。

全国人大代表、精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翟志海认为,有些电商为了吸引更多的买家而进行虚假交易,或者刷好评等,对消费者和制造企业都是严重误导,“有些人甚至打着低价促销的幌子,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除了普通商品,互联网金融也成了近几年的热词,搭乘着金融改革的顺风车,却不断传出跑路、违规、叫停等负面信息。

“行业监管一般分为行政监管和市场监管,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制是以行政监管为主、市场监管为辅。”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认为,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这样的金融监管机制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应加强市场监管,释放市场活力。

因为“风险高”,很多金融业务被叫停。贺强觉得,在以往的金融监管中,“风险”似乎是监管机构评价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唯一参考,但现在,金融监管应该有理有据,“理是法律法规,据是科学量化的评价依据。”

谈论观点:

电商平台也应推行“首问负责制”

在全国政协委员张近东的眼中,电子商务发展有点“不健康”,网购平台上“造假”、“卖假”层出不穷,并且呈现出蔓延的态势。

“行业内应该推行电商平台首问负责机制,可以屏蔽假冒伪劣商品。”张近东解释,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电商平台必须先行赔付,事后再去追溯商户的责任,而且电商平台应当保全交易数据证据,不能以平台模式不参与商品销售而推卸责任,“平台企业应建立起前置约束机制,约束和控制售假贩私行为。”

张近东认为,全面推进网络购物平台首问负责机制,就可以在制度层面促进网络购物平台企业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防范假冒伪劣,杜绝网络不法经营行为。

建议之声:

可设立网上消费者维权机构

目前,电子商务管理涉及商务部、工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等约20个部门,多头管理让电商的监管也出现真空。

“电商业快速发展,政府的技术手段、认识水平和监管力度都显得滞后,应建立电子商务商户工商注册登记备案制度,提高网络交易商户准入门槛,改变目前网络交易市场鱼目混杂的情况。”韩玉臣介绍,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电子签名、身份认证等电子支付行为,使电子商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韩玉臣认为,电商企业数量大、跨地区经营,从事的是线上交易,而工商、质监等部门主要以线下管理为主,稽查难度较大。

“可以设立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监管系统,对网上执法行为进行监管。”韩玉臣建议,消费者维权也可以延伸到网上,专门设立一个网上消费者的维权机构。

翟志海说,对于电商企业,可学学国外的做法进行征税,“所有卖家应取得合法经营手续,并统一全国电商税率,这样既能找到假冒伪劣商品的藏身地点,也能防范网络诈骗行为。”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