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16个全国“爱耳日”,据统计,我国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每年新增听力残疾人逾30万,成为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最多的国家,而在这个数字下,听障儿童占据了绝大部分。
安徽省残疾人康复训练中心耳蜗训练室,6岁的王家辉用语言熟练地描绘着老师手中拿着的动物特征,而3年前的王家辉连发音都是问题,4岁戴上助听器后通过家人和老师的教导,小家辉可以走进校园与同学们一起生活学习了;刚出生的丁亦萱没有通过医院听力筛查,经过诊断后,小萱的听力感知在90~100分贝,属于听力障碍,2岁时家人没有申请到免费的人工耳蜗指标,自费20万元给她装上进口的人工耳蜗,通过训练,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如今已经走进幼儿园,与正常的孩子无异。
“什么,你再说一遍”,焦急的家长面对着一脸茫然的孩子束手无策,经过听力筛查和测试,孩子最终被确诊为听力障碍,当助听器、人工耳蜗成了孩子形影不离的“伙伴”时,剩下的便是无数次的语言重复和训练,当孩子清楚地说出“爸爸、妈妈”后,家人哭了,孩子笑了。
从查知、听辨、辨识到理解,每个配戴助听器和耳蜗的儿童都要经历语言训练的重要四步,康复中心人工耳蜗项目办的沈谊老师向市场星报记者介绍说,如果发现孩子听力有障碍,应当尽早接收、治疗训练,父母要把听障儿童当成健全孩子一样培养、教育,让他们走出家庭,在交往中培养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