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交通管理局10日公布了2014年全国交通事故多发、死亡人数集中的10个路段。这10个路段的通车里程共计153公里,全年共发生交通事故1203起,造成451人死亡,平均每10公里发生78起、死亡30人。(2月11日《北京青年报》)
细看由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这10个危险路段仅仅2014年一年当中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简直可以用触目惊人来形容,说这些路段是名副其实的“夺命路段”也不为过。
公安部门在春运期间发布“十大危险路段”提醒,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些路段在平时都如此危机四伏,危险重重,那么到了春运期间车流量大增,同时驾车之人也回家心切的情况下,无疑就会变得更加危险。所以把这些危险路段公之于众,提醒过往的车辆提前做好各种防范工作,提高警惕心理,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在笔者看来,仅有这样的公开和提醒还远远不够,对这些已经屡屡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夺命路段”进行彻底的整治,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无疑比公布信息更重要,也更迫切。
原因很简单,虽然有了公安部门的公开和提醒,过往司机到了这些路段的时候,可以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但是一方面,全国每天都有成千上万辆车经过这些“夺命路段”,却未必每一位司机都能看到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这份资料;另一方面,从有些路段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来看,并非是过路司机不够小心,不够警惕,而是路况太危险、坡度太大等客观条件所限,想避免事故都避免不了。
所以说,公安部交管局公布这些“夺命路段”,发布预警信息确实很有必要,但如何督促地方政府和交管部门针对这些“夺命路段”拿出稳妥的整改方案,采取积极的整改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其实从已经公布的这些“死亡路段”的具体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和交管部门并非没有办法来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和交通事故死亡率。
比如在这些“夺命路段”中,有些是因为坡度太大、落差太大导致的,个别公路最大坡度已经超过了国家公路设计的有关规定限制,理应尽快修正才行;还有一些公路,则是因为交通设施不健全才导致事故频发,比如缺乏隔离带,导致司机随意掉头,酿成事故;还有一些路段,则是因为在很短的距离内急转弯太多,导致险情频发。应该说,这些问题的存在,并非不能解决,只看地方政府和交管部门愿不愿意解决,愿不愿意把过往司机和公众的利益放在一个更高的位置来看待。
面对已经发生过和未来必然还会发生的交通事故,交管部门一份公开报告,显得实在有些太轻飘飘,也太无力了。如果不尽快对这些路段进行彻底的整治、完善和修正,未来交通事故的记录和死亡名单都会继续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