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别人都在夸我“有福气”、“儿女双全”,可有些苦,只有我自己知道。5岁的女儿似乎并不喜欢自己的弟弟,甚至显露出失落的情绪。
我和老公算是“单独两孩”的第一批受益者。老公来自农村,在家里又是长子,公公婆婆想要抱孙子。所以政策刚有放开的迹象,老公便和我商量着再生一个。当时女儿才4岁,我们觉得她太小,而且我们邻居家也有两个孩子,平时看女儿从未提起过“不喜欢弟弟妹妹”这样的话,就没有征求她的意见。
政策放开后,我很快怀孕了。怀孕期间,我经常有意无意告诉女儿,有了弟弟或妹妹,以后就再也不愁找不到小朋友玩了,可以跟弟弟或妹妹玩。可是女儿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很感兴趣的样子。我还以为是她还想象不到有个弟弟或妹妹到底是怎么回事,安慰自己等二宝生出来就会好了。
去年底,儿子出生了。全家人都很高兴,公婆更是从老家赶过来照顾我。可是让我难过的是,女儿对这个弟弟的到来非常抵触。
只要听到儿子哭,她就会重重地把房门关上,自己在屋里玩。前两天早上起来,我打开央视少儿频道,跟她说妈妈今天陪你一起看你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吧,结果还没到播放时间,她就把电视关上,对我说“你陪弟弟去吧,我自己玩”,当时噎得我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承认,因为儿子太小,我不得不分出一部分时间给他,晚上也要带着他睡觉,不再像以前那样全身心都扑在女儿身上;但从我内心来说,我觉得自己并没有忽略女儿。可是公婆有时候跟她开玩笑,会说“妈妈有了弟弟就不会喜欢你了”;有时出门玩,邻居看到她也会这么说。我好几次都想制止,但知道别人只是开玩笑,我自己表现得太认真了反而不好。
女儿以前很活泼,也很讨人喜欢。可是自从儿子出世之后,她变了。回到家后,她不再像以前一样缠着我叽叽喳喳说在幼儿园里发生的事,甚至不愿意和儿子待在一个房间里。连幼儿园老师都说,她在幼儿园的表现也不像从前那样积极了。
我不知道一个5岁的孩子脑子里究竟能想多少,或许她以为我们不喜欢她,所以才要再生个孩子,或者她觉得她的爱需要被分一半出去而感到失落……我现在很后悔,女儿这样让我心里很愧疚,如何让她接受这个弟弟呢? 记者 李皖婷
专家点评
阿紫你好!自从“单独两孩”政策放开之后,如今第一批“二宝”已经相继出世,喜悦之余,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女儿以自杀相逼,母亲忍痛放弃腹中胎儿”、“女儿要父母立下保证书,永远最喜欢自己”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男孩对弟弟妹妹的抗拒虽也有,总不如女孩的反抗更加常见和极端。有人觉得上述女儿们一定是先前备受宠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所以不愿意再有一个孩子来分掉父母的爱。但平心而论,即使男女平等已经宣扬了数十年,又有多少父母想要二胎的决定完全不受“想要个男孩”的思想影响?即使完全不会重男轻女,刚刚降生的婴儿势必需要花费父母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年长一些的孩子看来,难免产生嫉妒心理。就算家长能够在两个孩子之间维持平衡,周围环境也是一个不可控的因素,从邻居们的“玩笑话”中可以看出,大众舆论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四五岁的孩子很难判断成年人言语之中玩笑的成分,她会真的担心“妈妈有了弟弟,就会不喜欢我”,进而产生恐惧心理,竭力以她们能够想到的方式去阻止这个“二宝”的出生。
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外国孩子兄弟姐妹那么多,却很少出现这样“自私”的行为?要知道,曾经中国也一直拥有热闹非凡的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虽有矛盾和争吵,但更多的是团结和爱护。独生子女政策改变了整整一代人,这一代人的子女受到父母和四位老人的悉心照顾,短时间内很难接受另一个小生命的到来。我们既不应责备孩子自私自利,也不能一味讨好,企图弥补二胎分去的关爱,而应花费更多心血,尽早教会孩子如何与人分享。1.首先应明确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再要一个宝宝,不是因为你不够好,也绝不会因此减少对你的爱”;2.为孩子铺垫一些心理准备,“小宝宝的到来会让爸妈投入很多精力,可能陪你玩的时间没有以前那么多”;3.继而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试着为婴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你和弟弟/妹妹年龄差不多,如果你能够在他/她哭或笑的时候读懂他/她的心思,那可帮了爸爸妈妈很大的忙了”;4.此外,尽可能不在言语上对两个孩子进行明确的区分,培养孩子们之间的“联盟”关系,“爸妈不在家的时候,你们俩都要乖噢”。当然,随着“二胎”的普及,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就为他/她营造未来一两年“可能会多出来一个玩伴”的氛围,如同入学前几年就让他/她产生“学校很有趣”的想法一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突然间到来的弟弟妹妹对他们心理上造成的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