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李某、陈某分别花12万在网上买到了北京户口,后因卖户口的人被查受到牵连。近日,海淀检察院以涉嫌买卖国家公文罪对卖户口的嫌疑人批准逮捕,李某、陈某也因涉嫌此罪取保候审。(2月4日中新网)
户口是实实在在的制度,按说是不能沦为“商品”的。可现实就是这样,户口不仅沦为“商品”,还被明码标价进行交易。当然,买卖户口明显触犯法律,一旦被查出,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的。那么,为何还发生买卖户口这种咄咄怪事?
北京是全国人的北京,但北京户口却只是北京人的,入京指标非常有限。有调查显示,北京户口的附加值已经超过一百万元。从经济方面考量,12万元买一个北京户口稳赚不赔,确实“物有所值”;但因买卖户口造成的对社会公平的伤害,却难以用金钱弥补。
现在的问题是,不该拿来交易的拿来买卖了。显然,这里有很多制度性的漏洞,也有户籍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问题。唯有剥离掉附着在户籍上的种种“特殊利益”,还户籍作为社会管理的本来面目,才能最终解决户口买卖问题。
卖户口的与买户口的,只不过是“同犯”罢了,户籍管理制度漏洞才是真正“主谋”。因此,买卖户口的要严惩,但关键是要拿“主谋”开刀,才可能标本兼治。要不然,严惩了今天的“同犯”,明天还有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