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铁,城镇就是散落的珍珠;通了高铁,城镇就是项链上的珍珠。”今天,在中国广袤大地,高铁的开通,不仅意味着人们出行方式的变革,更被沿线一些地区看做发展命运的转变。也正因为如此,围绕高铁走线、设站而展开的“争路运动”在一些地方不时发生。记者深入各地采访,探究“争路运动”背后的地方“高铁政治经济学”。(1月27日新华网)
高铁通向哪儿,不仅影响到市民的出行便利,更会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官员,对于高铁设站是“势在必得”。据了解,沪昆高铁规划制定时,湖南省邵 阳市争取在市区设站,但在和相邻的娄底市的竞争中处在了下风,于是出现了许多现象:十万邵阳群众高喊“争不到高铁,书记、市长下课”;小孩住院不去照顾,自己生病顾不上就医,过家门而不入……不少政府官员“舍身拼命”。出现此情此景可能有些“夸张”,但也折射出官民对高铁设站的“渴望”。
高铁通向哪儿、高铁如何设站,这本应该是通过科学设计得出来的。然而,从高铁“争夺战”中,我们不难发现,是权力和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争取到了就是有本事的官,也会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肯定,如果争不到,则会被老百姓高喊“下课”。其实,这么做,无论能否争取,都是极其悲哀的事,因为此情此景,与“跑部钱进”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唯一区别的一个是“跑”,一个是“争”。
高铁为何会演绎“争夺战”?究竟是谁导演了“争夺战”,这是最为关键的。显然,高铁设站存在暗箱操作:其一,高铁设站权力的因素占到一定的作用;其二,高铁设站的过程中缺乏透明;其三,高铁设站不是以科学的规划为本;其四,高铁设站缺失民意。正因为高铁设站充满了“神秘感”,这就产生了“争夺战”。
或许比起高铁腐败大案来说,高铁“争夺战”只不过是“雕虫小技”,似乎也很难起波澜。但折射出来的仍然是“封闭式”管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唯有高铁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阳光,才不会出现高铁“争夺战”,自然也不会产生腐败。如今的高铁“争夺战”产生了多少腐败?这是一个沉重的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