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高血压病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已经患有高血压并发症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中风(又称脑血管意外)等病的人更增加突发的危险性。
什么是高血压?如何诊断高血压?高血压有哪些症状?未正规治疗有哪些危害?高血压有哪些严重并发症?高血压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高血压?高血压病的有效控制有哪些步骤?1月20日上午9:30~10:30,本报热线(0551-62623752)邀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丁丽主任为大家提供健康服务。
以自我感觉估计血压高低,不靠谱
读者:我是个高血压患者,平时没什么症状,可以用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吗?
丁丽:高血压病人症状的轻重与血压高低程度不一定成正比,有些病人血压很高,却没有症状;相反,有些病人血压仅轻度升高,症状却很明显。这是因为每个人对血压升高的耐受性不同,加上脏器官损害程度有时候与血压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因此,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往往是错误的,也容易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定期到医院心内科随访。
血压一降,不能立即停药
读者:我是个高血压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现血压正常,可以停用降压药吗?
丁丽:高血压病是需终身服药的疾病,部分病人在应用降血压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降至正常,即自行停药;结果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升高,还要再使用药物降压,这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而且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将会引起心、脑、肾等脏器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肾功能损害、心肌肥厚等。正确的服药方法是血压降至正常后,可采用维持量,长期服药;或者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而不应断然停药。
降压过快过低都不好
读者:冬季血压偏高,需要立即把血压降至正常吗?
丁丽:一般而言,除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等外,其余高血压患者均应该平稳而逐步降压。高血压患者不可使用降压作用过猛、降压幅度过大的药物,也不可多种降压药物无规律使用,以免使血压降得太快太猛,影响到脑部的血液供应,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更重要的是,血压降低过快可反射引起脑血管痉挛,或使血流速度减慢而导致局部凝血因子增加,特别是血小板沉积可引起脑血栓形成,而这些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基础。因而降压过快有致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必须加以防范,增强用药安全。因此,降压治疗必须掌握住“缓慢平稳”的原则。
不要一味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读者:高血压患者血压越低越好吗?
丁丽:一般而言,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为此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具体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势必影响上述脏器的功能,反而得不偿失。正确的做法是根据病人的年龄、脏器的功能情况,将血压降到适当的水平,特别是老年人,不易过度降低血压。因此,血压的高低也应具体化。
不能一味模仿他人的降压方案
读者:高血压患者可以模仿他人自行服药吗?
丁丽: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及具体情况都不一样,因此高血压治疗必须个体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每一位患者是否伴有高危因素情况并不一致。需到正规医院心血管专科就诊,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别人有效的降压药可能对自己无效,甚至非常有害。高血压的合理治疗,需要根据全身情况选择最佳药物,需要在有经验的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下经行。自行购药模仿他人降压药物带有一定盲目性、片面性,也存在一定的潜在危险。所以,应先经医生诊断,完善必要的化验检查,及心、脑、肾脏器功能的测定,需综合判断,然后制订适合自己的降压方案。千万不能凭想象,也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新药、特药,或盲目认为价格贵的就是“好药”。
本期指导专家:丁丽
心血管内科主任,有数十年的心内科临床经验,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急慢性心衰、各类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