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新年首跌,这也是新定价机制后的“十二连跌”。面对“断崖式下跌”的油价,有人称中国是最大赢家,有人说要防患于未然。
国际油价下跌究竟对中国影响几何?记者采访相关专家进行解析。 据新华社电
1 会不会跌穿上一轮底线?
从市场层面分析,全球经济疲软导致需求不足,而主要产油国产量不减,供大于求才是根本原因。对于未来走势,专家们的看法大体上一致。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所长助理郭焦锋为代表的一派专家认为,油价跌破50美元,差不多快见底了,今年一季度有可能在60美元左右波动,预计未来两三年会回到60~80美元的合理区间。
2 受益者还是受害者?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显著降低了中国的进口成本。
不过,复旦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国际原油价格下跌直接导致国内原油价格及下游产品价格联动走低,可能进一步强化我国的通缩预期。大宗商品价格全面下跌,全球需求不足,不利于我国的出口;一些本该淘汰的企业因油价等成本降低而苟延残喘,不利于经济转型升级。
3 “三桶油”你能扛多久?
如果国际油价持续保持低位,“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利润持续下降的话,他们还能扛多久?
从今年1月1日起,国家已开始将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从原来的每桶55美元提高到65美元。复旦大学吴力波认为,国家这样做虽有助于减轻企业负担,但企业自身必须提高抗风险能力。大庆油田今年将减产150万吨,到2020年调减至3200万吨。
4 国际油股顿挫国内“大象起舞”?
受国际油价大跌影响,国际市场上石油股深受重创,国内A股市场上石油公司股价却不降反升。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只超级大盘股甚至多次涨停。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认为,这主要跟国内外投资者理念存在差异有关。在国际市场,投资者更看重长期趋势以及企业的基本面情况;而国内投资者更注重消息面的变化,偏向于波段性短线操作。
5 新能源产业能否挺过寒冬?
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产业、电动汽车、太阳能等新能源相关产业都是依赖高油价才有利可图、生存发展的。业内普遍认为,国际油价每桶70美元是煤制油项目的盈亏平衡点。记者了解到,大唐集团、国电电力、中海油和华电等公司已陆续开始剥离煤化工板块业务。“如果原油价格维持在每桶60美元以下,新能源将失去竞争优势。”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说。
6 走出去还是留下来?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油价下跌,一些国家石油企业处境困难,中国企业应利用这个机会走出去,加快对海外石油资产的收购或者合作开发。
不过,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舒朝霞则说,近年来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油气企业后,一开始还不错,但随后往往被所在国以税收、法律调整等多种方式加以束缚,风险加大,建议走出去应谨慎从事。
7 石油战略储备暗中大增?
国际能源署规定的战略石油储备能力“安全线”,是相当于本国90天的净石油进口量,而目前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工程,专家最乐观估计也仅相当于60天左右的石油净进口量。不过北京工商大学胡俞越认为,此次油价大跌,国际海运市场油船的运费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其中从主要产油国到中国的运费上涨是主要原因,其他海运线路价格并未上涨,这说明中国在大幅度购买国际原油。
8 油价持续降消费税跟着涨?
迎来史上最长的“十二连跌”,多个机构早已对此预测得妥妥的,但再次跟随而来的成品油消费税调整却在很多人意料之外。
油价降,税就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价税联动”机制。有人问,将来油价上去了,税还会不会降下来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朱青认为,因为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的实施并不是因为价格,因此并不是说油价涨了就要减税,这是两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