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过日子,邻里之间难免有些磕磕绊绊。但是,倘若这些“鸡毛蒜皮”的事处理不好,就很容易造成邻里矛盾的激化升级,甚至会演变成打架斗殴。除了社区和街道的调解室,哪里还可以化解这些“小”矛盾呢?
“以前遇到这些事,都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替双方主持公道,化解矛盾,”家住省城包河区滨湖惠园社区的刘大妈介绍道,“搬到小区之后,每天关门闭户,楼上邻居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但让刘大妈感到惊喜的是,自从去年11月份,在印象中消失很久的“和事佬”开始在所在小区出现了。这支由12人组成的“和事佬”队伍是由惠园小区居民自发组织的,主要是一些有威望、有调解能力的退休老人,专管小区“鸡毛蒜皮事”。
小区内一户居民饲养了一条宠物狗,白天户主外出上班,狗就拴养在楼道里,有时候,小狗会冲着路人汪汪大叫。而隔壁邻居王大姐家的孩子还在读小学三年级,每天回家都担惊受怕,王大姐多次和邻居沟通,希望能把狗系到家中,但是邻居都不理睬。得知此事后,和事佬协会的成员们分别到双方家中了解情况,分析矛盾产生的深层原因,解开了两家积压在心头很久的“疙瘩”。
为及时化解矛盾,保证调解效果,和事佬们还定期学习《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并展开业务培训,提高调解能力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