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情怀 民生教育
2015年1月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民生情怀 民生教育
合肥新农小学“源教育”的诗意与梦想
邵华 吴苗苗/文 杨子龙/图
乡村孩子们在林间课堂快乐地学习
省委副书记李锦斌与程仕中校长交流“源教育”话题
一支富有活力的团队在守望着乡村教育
节日里,乡村孩子们在认真地唱校歌
蓝天白云下,童音清脆,歌声嘹亮
 

两千五百年前,沂水春风,漫天飞舞的杏花唯美了鲁国的天空,孔子杏坛讲学,传道授业;五百多年前,月朗星稀,飒飒风声穿过江边的紫竹林,王阳明格物致知,大道顿悟;2014年,流水林岚,朗朗诵读声起于乡野晨间,合肥新农小学,稚子童声。   自2013年9月新农小学正式提出“源教育”办学思想以来,这座僻处合肥市庐阳区北部的乡村小学正以“实验者”的心态,着力打造一个培养孩子灵性与悟性的教育“桃花源”。

归去来兮,返田园置旧居培桃育李

2009年3月,程仕中还是城区一所名校的校长,他在北师大“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创作并朗诵了一首诗——《致庐阳教育》河流缘自山脉,高山自有大河。

生命的林木啊,汇聚成每一道山涧;葱郁的植被啊,紧密地覆盖着山体。河流的发端在哪里?

只有沉静的高山知道!思想缘自土地,地灵自有人杰。

耕作的原野啊,孕育着民生的歌谣;富庶的日月啊,诞生着民本的教化。人杰的身影在哪里?

只有庐州的土地知道!庐阳教育的耕作啊,

在民生、民本中成熟;

庐州土地的河流啊,

在日月交替中发育。河流的发端是那样清亮,

人杰的身影向我们走来。

我们因生命的繁茂而歌唱,

我们因思想的厚重而虔诚。

啊,庐阳教育!

2013年5月,他辞去了城区校长的职务,前往大杨镇的一个村小——新农小学任校长。这是一所庐阳区最为简陋的村级小学,师生们安静地相守着,一如田园般宁静而美好。在这儿,他又写下了一首诗—— 《致田园》 归去来兮,我自田园;

儿女静兮,寄谁望眼?

林木翠兮,唯我啁啾;

彼鸟语兮,谁与唱酬! 群雏起兮,问从何来;

牵人衣兮,童音初开。

复童年兮,执禾而立;

何期许兮,百年不归。 置旧居兮,炊烟又起;

植禾田兮,荷锄而归。

守季节兮,春播夏忙;

培庭院兮,兰菊生香。 一农夫兮,静立于斯;

岁月浸兮,与木成行。

复语君兮,惚惚恍恍;

唯一木兮,在彼一方。

因地制宜,“源教育”充分利用乡土资源

2013年9月,新农小学正式提出了“源教育”办学思想。程仕中校长说,他们考察了部分农村学校的资源优势,并且反对其先天薄弱的成见。在不断引进思想力量的同时,将其资源优势系统化,提出“源教育”—— “源教育”的提出 一、学习之源——探索域源课程对儿童学习的植根; 二、发展之源——探索内心安静对儿童发展的孕生; 三、人格之源——探索伙伴认同对儿童人格的涵养; 四、公民之源——探索学生自治对儿童知行的引领; 五、生命之源——探索自然环境对儿童生命的养正。 与此同步,新农小学提出了“源教育”办学目标—— 生生良知;息息自然。 其解读如下:生生,不止不息的意思。良知,中国传统文化中指“天赋的道德观念”。这里指人本有的善良和智慧,也指人在本真和美好的情感中认知事物。自然,是人类的“童年”,失去自然的哺育人类将失去良知。自然是安静的,蕴藉着美好生机;儿童是安静的,静而生动。“生生良知”即指学校所独有的自然环境、学校环境与儿童自有的安静状态等,进入教育情境后对儿童精神生命持续的积极影响,并延续到生命个体此后的历程,都将不止不息。息息,微末相关的意思。自然,广义上指自然界,这里指学校所处的乡土自然环境。“息息自然”即指通过完整的小学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内在与外在走近并体悟自然,从而蕴含自然之生机;同时,指出学校教育、儿童成长与环境中的每一事物微末相关,学校教育要善于让木木成林,形成学校教育生态。 2014年4月,新农小学校歌《源兮之歌》创作完成。这是一首安静如水的校歌,也是一首静而生动的校歌。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喜欢上了。 2014年5月26日,省委副书记李锦斌带队一行驱车来到新农小学。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李锦斌副书记一行步入了新农小学“庆‘六一’校歌合唱比赛”活动现场。他说:“今天,我们来到新农小学,看到同学们在健康地成长着,特别是在整个小学的学习过程中,按照学校提出的‘源教育’的办学理念,成长得很健康,我们非常地高兴。”……第二个节目是学校合唱队演唱校歌《源兮之歌》。当音乐响起,当鸟鸣声伴着流水声涓涓而来,乡村儿童的童声如此纯净,在青翠的学校操场上弥漫开来,整个活动现场沉浸在校歌舒缓的音乐中。当音乐渐行渐远时,现场再次爆发出持久热烈的掌声!在一种美好的氛围中,李锦斌副书记一行与师生们合影留念。在送行的过程中,李锦斌副书记与程仕中校长继续讨论着“源教育”的话题。他指出:“源教育”在“生命之源”等五个“源”的基础上,还可以有“梦想之源”。学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做得非常好,“源教育”非常好。理想信念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让他们从小树立起责任意识,将来做有理想的公民!

听鸟鸣,赏晨露,林间课堂敞亮灵台

  林木葱茏,鸟语虫鸣,晨有朝霞,暮降白露,草木荣枯,四季无常……如何将这些“当时只道是寻常”的乡村自然环境变成丰富的教育资源?如何让孩子感知自然的生生不息,生命的律动变幻?新农小学的师生们在这块“乡土教育的试验田”种出了自己的答案。

  谈起“源教育”,程仕中心中显然成竹在胸,绘制了一幅“新式教育”的蓝图。仅从教会孩子如何去“看”这一方面,他就能聊很久。比如,让孩子们静静地朝一个方向看,记住一棵树,让它成为自己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动态地去看,坐在300路公交车上看沿路的风光掠影;让孩子们近距离地看,看学校草地每一片叶子上细密的露珠;让孩子们整体地看,看草地“露从今夜白”后的一片神奇;让孩子们顺着时间去看,看苍耳的幼小和长大;让孩子们逆着时间去看,在寂静的冬天去看小树林秋天的繁华和热闹……

  在程校长看来,学习是过程,是经历,是一节一节的户外课堂,是一次一次的校外活动。孩子们经历了,由外在而内在,将一草一木,一虫一鸣映照在内心的灵性里。同时,它也是一份审美,这种审美经过时间的发酵,对于孩子们未来的影响不可估量。

  “源教育”着力于培养孩子们的灵性与悟性。程仕中和新农小学的教师们认为,灵性是飘忽不定的,你无法将其牢牢地抓住。它来自于事物在儿童内心的映照。在大自然这个培育灵性的绝佳所在,“守候儿童,守候自然”,让孩子们快乐而自在地发展,灵性就会不期而至。 当笔者起身离开时,心中突然感到——这是一幅美丽的民生画卷!一群教育人心系民生,他们正在乡村原野上辛勤耕作,日出而行,日落而安。笔者抬头相望,唯有清天明月,四周万籁无声。程仕中校长笑道:“送你一段美文吧。这是合肥‘一里三公”明朝蔡悉的文章——《新建谯楼记》的一段文字:‘清天明月,万籁无声,四境相忘,群动共息,当斯之时,鼓音角韵,人之听之,何分明也!乃若漏与时移,心由闻觉,惺惺不昧,孳孳以兴。由平旦之斯存,达之斯民,同好共恶,是天德之原,唯清夜为易悟。大哉!’”

  笔者感慨曰:大哉!唯我教育,唯我民生!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