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病死猪肉流入安徽等7省市
工商总局副局长孙鸿志开会现场被抓
吉林致121死特大火灾 涉事董事长获刑9年
“南水北调”历经15天昨首次进京
3上一篇 2014年12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南水北调”历经15天昨首次进京
网传“南水北调失败”?工程院院士回应质疑
 

历经15天水程、1000多公里北上跋涉,汉江之水27日终于抵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终端北京,首次实现“南水进京”。然而,一篇题为“南水北调通水即失败”的文章却因其“脑洞大开”而在网上疯传,也让不少人开始对这项经过50年研究论证和12年建设的工程表示担忧。

综合新华社

“南水北调”昨首次进京

昨天上午10时30分,随着北京市长王安顺的宣布,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终点团城湖明渠开闸放水,清澈江水从闸口滚滚而出,标志着南水北调中线全线实现通水。按照水流速度及水厂制水过程,下午4时,由江水加工的自来水将流进北京城区居民家中。

此前,有网文称,根据本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当天电视新闻中“大黄鸭”漂流速度,推算出“通水时的平均水流速度为每秒0.1米,输水量为每秒22.4立方米”。由此文章推断,南水北调真实水流量远远达不到设计指标,工程设计的“每年平均输水量”95亿立方米无法完成,并得出结论——“水流非常缓慢,证实工程完全失败了”。

该网文推断,在每秒0.1米的水流速度下,输水渠道将降温到冰点,接触空气的水面会首先结冰,使水无法流至北京。该网文还称,丹江口水库的水来自汉江上游的陕西,“水流湍急,泥沙极大”,汛期之后丹江口的水因携带大量泥沙很浑浊,使得渠道淤满污泥,“泥沙沉淀将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工程院院士回应质疑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名誉所长王浩日前接受专访,对网文中提及的“流速过慢”、“泥沙沉积”、“半道结冰”等质疑作出解答。

王浩表示,靠“大黄鸭”运动轨迹推算水流速度“不可靠”,其结论“不科学、不准确”。“根据我们的计算,南水北调的水面线有几毫米的误差,就会减少3至4个流量,这里面有一套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但总体来说输水正常流速应是每秒1米到1.5米。”此外,95亿立方米是“多年平均调水量”,并不是每年必须调水95亿立方米。在最丰水年,中线工程可调水120多亿立方米;而在枯水年份,须优先保证汉江中下游用水,调水量会根据来水有所下降。

王浩表示,国家已充分考虑冰期输水问题并制定应急预案。冰期输水是南水北调建设中要解决的重要水力学问题之一。国家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时就专门研究了冰期输水的问题,针对结冰期、冰封期、化冰期三个阶段输水都做了详细论证和充分预案,不会因结冰而影响南水北送。此外,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泥沙问题”是“无稽之谈”。长江本来含沙量就很低,每立方米约为1公斤。汉江又是长江最大支流,比长江的含沙量还低。“汉江汇入丹江口水库后泥沙会进一步沉淀,再加上中线工程取水口是从水库表层取水,而输水渠道都是混凝土衬砌,最后进入水渠中的泥沙可以说‘极其少’,水很清澈,根本不存在泥沙淤积的问题。”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