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的安徽省蹦床运动员,到现在的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师,对于今年29岁的陈松来说,无疑是一次华丽的转身。陈松告诉记者,无论是自己运动员时期的领导、教练、队友,还是大学里的恩师、同窗,他都特别的感激,没有他们的栽培与陪伴,他肯定走不到今天的位置。
告别赛场,大学进修
翻开陈松的履历,运动员时期的经历十分辉煌。早在1997年,他就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技巧锦标赛单跳项目的冠军。之后的几年,陈松参加过多次全国蹦床比赛,成绩也名列前茅。在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啦啦操比赛上,陈松更是收获了多次第一名。虽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比较小众,但在这个领域,陈松的成绩无疑是出类拔萃的。
2005年参加完全国十运会,陈松告别了赛场,之后在省体操击剑运动管理中心蹦床队当了一年的助理教练。如果一切顺利,一位出色退役运动员转型做教练的故事,将在陈松的身上按部就班地上演。但命运似乎并没有按照陈松所计划的那样安排,去华东师范大学进修,成为了陈松退役后的生活转折点。
很多退役运动员都曾说,转型去读书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从小就进行专业训练,他们对于坐下来学习并不擅长。但是,陈松显然是个例外。2011年本科毕业后,陈松由于成绩优秀,被保送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也正是从那时起,陈松对未来有了更细致的规划,成为一名大学老师,变成了他为之努力的目标。
全新挑战,实现自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研究生毕业,通过层层考试,陈松成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一名教师。9月份刚开学就迎来了四年一次的江苏省第18届健美操比赛,由于自身的专业背景,陈松被领导寄予厚望,当时报名参赛的学生大多都是零基础,从选拔队员到正式比赛,只有短短一个多月,压力之大、困难之多,可想而知,这对于陈松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当时压力真的很大,每天都忙着带队员训练、编操、做音乐。8个没有健美操基础的学生,有本科生也有研究生,他们文化课的时间排得很满,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训练。”回想起那些日子,陈松很是感慨,“1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要编排4个成套的竞技健美操,包括找音乐做音乐、练各种难度,时间安排非常紧张。还好,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取得了苏州大学历年来的最好成绩。”
对于曾经的运动经历,陈松充满了感激,他觉得正是那种在运动员时期收获的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激励着自己。在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体操教研组的教师中,只有陈松是专业运动员出身,这也让他更加自信:“我做一些难度动作的时候,别的老师都很羡慕我,这就是运动员经历带给我的财富,也是我身边一些同事所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