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之遥》首映式之后,网络上兴起了一股“倒姜”热潮,不少网友们纷纷评论姜文太自恋,评论电影大失所望。《一步之遥》这次是不是真得要输惨了?就算是“输”,它是输在票房上,还是输在口碑上?这个“输”,由观众说了算,由影评人说了算,还是由姜文自己说了算?电影开头就引用了那句古话:“to be or not to be”,那么电影结束后,姜文再次把这个问题抛给了观众。本报摘取了正反两方观点,或许能帮你更好地理解这部电影、理解荧幕背后的姜文。
洪晃:艺术家不搞自恋搞屁
记者:您看完《一步之遥》有没有一个比较直接的反应?
洪晃:我直接的感觉就是,这是姜文的电影,我之所以喜欢他的电影,因为姜文是一个社会评论家,他的作品永远在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所有的这些东西在进行一种评论。他这次所有的东西实际上是在笑话当代人对物质追求的狂欢的一个过程。但是我觉得大部分观众可能觉得特别难接受,英文来讲就是the joke are you,就说那笑话就是你。
记者:姜文也在笑话自己。
洪晃:我们并没有觉得他把他自己搁在外头。其实武六那个角色他就是在笑话自己,人家有点痛苦,有点事儿,我拿一个摄像机在那使劲拍,拍什么啊,有钱。他在嘲笑他自己,我觉得他没有放过他自己,他也没有放过任何人。
记者:你说的这种自嘲是我听到目前为止最高鉴定的评论。
洪晃:其实我觉得到最后大家不愿意接受,你不可能在笑话我吧,你不是给我逗乐来的。而实际上我觉得姜文这次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我们这30年疯狂追求物质的感觉。比如出名,包括武六,这么样单纯的一个大家闺秀,实际上她也想出名啊,她不是自己拍电影当导演吗,有钱的人都想出名,没钱的人都想赚钱。完了有了钱有了势的人又都想出名,又想得到大家的掌声。我觉得这个电影实际上要说的关键的一句话不是子弹飞,也不是一步之遥,我们是离疯狂只有一步之遥,真的是我们疯了,我们都在干什么。
记者:很多人描述姜文是一个雄心澎湃的、自恋的强权人物,您觉得这个评价是对的吗?
洪晃:我是他的朋友,但是也不是那种天天见的朋友,所以从一个普通朋友来讲的话,我没有看见过他特别霸道,所谓自恋,所有艺术家都自恋,这都不是特点了,你要是搞艺术的,你再没点自恋的话,那就别弄了,搞个屁啊对吧。而且我觉得一个电影的好坏跟导演的性格没有那么大的关系,一个电影的好坏跟导演的创作空间有关系。我觉得姜文的话属于,他有很多东西,比如有些纸醉金迷的荒诞的场景如果用正剧拍出来,而不是用音乐表现出来的话,就不能演。
知名影评人太行:肉包子再配个肉皮儿,不枯燥吗
姜文是囧字眉,囧字眉可以柔化暴君,一个人做事粗暴点,如果有囧字眉一下子就可以变得孩子气,最多有点任性撒娇了。姜文喜欢的伍迪·艾伦也是如此,而且姜文似乎越来越像他。除了眉毛,还有越来越多的眼镜造型。
这也是为什么别的导演用姜文,往往就被架空,甄子丹那么自恋一人,自己当老板多少年,演的是盖天古佛关帝圣君也没用,跟姜文一对手,立刻就成了一个“受”的形象。
无论是不是他导演,他的剧组气场上都会迅速变成他的后宫,大家都受他控制,塑造角色也是类似,别的男演员蔓儿再大,要么当他的臣子。要么当他的儿子,而且还又是大哥,又是爹。
所以你盘点那种姜文的群访,就会发现就是一群小主们伺候皇上的感觉,当然,如果你想采访姜文的周边好友,往往是女性,就会发现,你是去请教皇后娘娘,皇上爱吃什么。
……
当群体性地对一个人的作品动摇的时候,昔日的不满就会集体推墙。姜文有以往的成功,有更庞大的基本面,不会那么惨,如果遭到负面评价,可以用群众水平低,没有开天目遮掩过去,但是那一定是他走下神坛的开始,天才神话,不会维持得太久。
当然,喜欢他的人永远会说,就是喜欢他的任性,如果这个世界都像葛大爷那样对别人那么好,也没意思。
死忠永远有,但是对一个导演来说,从大成功转入小众,是一种孤独的苦旅,姜文之前的那种狂欢态度,显然是准备欢迎一个商业成功和大票房的。他真的能做好那种准备吗?
嗯,他至少还有一部片的机会,如果能像做《让子弹飞》的状态和心态苦苦下功夫,媒体又会聚集在他的周围,接受振聋发聩的批评。
而且我的判断就是:这次的确不够好。他会修补伤口,杀回来;改不了,继续牛逼哄哄,就像经济的萧条期。
当然,如果姜导能认认真真说出这样的话,一定不错。
“姑娘,你好,我是姜文,拍电影的,谢谢你来采访,能帮你什么吗?”
片子里越牛逼,外面显得越谦和,一般来说都是取胜之道。
肉包子再配个肉皮儿,不枯燥吗。
——摘自《媒体不是姜文后宫吗,为什么突然反水了?》
豆瓣评论
“几乎一无是处的电影和‘死’于情怀癌的姜文”
这部以姜文+葛优为卖点的电影竟然是从文章角色开场的。这个梳着分头的小青年为了说明自己是军阀大帅的儿子,被一个外国女人伤了心,所以要体面地花一次钱,以证明自己不是暴发户。就这么点事,他说了有三五分钟,然后镜头才终于转向了姜文。姜文老师,全世界都知道你热爱《教父》。你可算逮着个机会致敬了哈?可致敬不是cosplay啊。你一个在唐山出生在北京长大的孩子,西服上别朵花儿,充当意大利黑手党,这算怎么回事呢?特别有小朋友看完《变形金刚》,嘴里就酷酷咔咔,胳膊腿儿乱动的那种即视感。您这算圆童年一个梦呗,童心未泯是么?可你考虑过我们的感受么?
情怀癌最初的表征就是玩结构。姜文开始不断地在正片中加入各种黑白纪录片和伪纪录片片段来营造默片年代的情愫。从这开始,情怀癌一发不可收。他根本就搞不清自己到底在拍一部贺岁商业大片,还是一部艺术电影。或者,他根本就没想搞清。 ——网友frozenmoon
“姜文没变,是人们对他的期望变了”
这电影真的一点儿都不大众,千万别当成个商业片去看。花钱去看人家任性,你也得是真心喜欢人家才行,要不满眼都是傲娇。不符合预期就破口大骂的,要么是土鳖,要么是真心没看过什么电影。
姜文绝对不是被媒体惯坏了,是媒体把他给看扭曲了,这么多年来他变了吗?真心没有啊,你看电影里的痴男怨女,夕阳西下、缓缓开动的列车,悠扬而婉转的离别,这些在《太阳》里不也都有吗?
姜文没变,是人们对他的期望变了,这事儿不能怪他,只能怪你们真的不懂姜文。 ——网友马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