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报讯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竹子被赋予谦虚、正直、气节等美德,与梅、兰、菊并称“四君子”。在徽州也有一位大师,他能为竹子赋予“第二次生命”,经他手的徽派竹刻,更是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周二(12月23日)上午9点半,一场竹雕盛宴将在安徽博物院与市民见面。
竹雕艺术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安徽与竹雕艺术亦有着密切的联系。徽州地处皖南山区,竹资源极为丰富,竹雕作为徽州传统的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木雕、石雕并称为“徽州四雕”。如今,传承这一艺术瑰宝的代表人物就是洪建华。
洪建华16岁起投笔捉刀,35岁时,他就因创作的竹刻作品《竹林七贤》笔筒被故宫博物院永久收藏而声名远播,这件作品也成为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故宫收藏的第一件现代竹刻艺术品。此后,他的竹刻笔筒《农家乐》、《松鹤延年》还先后被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而这件《松鹤延年》笔筒,也将在此次向合肥市民展出。
二十多年来,洪建华“竹不离手,刀不离身”,在秉承传统工艺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和发展。经他手雕刻的竹雕作品,无一不是古朴典雅、文风厚重,雕刻画面深浮雕可达十层左右,布局巧妙、层次分明、疏密相间、虚实相生。
十八罗汉、竹刻香筒《兰亭雅集》、黄杨木笔筒《松鹤延年》、高浮雕镶嵌《大爱无疆》、八骏图……本次展览精心挑选了洪建华及其弟子雕刻的作品,包括香筒、屏风、摆件、文玩用具等,充分运用深浮雕、深浮雕镶嵌、透雕、浅刻、留青、圆雕等技法,器物虽小但制作精良,看起来非常有“生命气息”,极具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