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对“呼格吉勒图案”再审期间,法官询问呼格吉勒图的父母有何要求,老两口只期待公正公平审理。昨天,法院宣布呼格吉勒图无罪,法官再问其父母有何要求,二老热泪纵横:终于给儿子讨回了公道。(今日本报11版)
“呼格吉勒图案”让一个青年蒙冤丧命,令其家人经历了18年的梦魇生活。此案再审后撤销原判,宣告无罪,既告慰死者,又让世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综观这起案件不难看出,当初的几个重要时间点和转折点清晰地折射出当时的执法、司法状况,如今的再审结果则展现了当下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成为法治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公众期待,除了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外,更要剖析反思,彻底根除司法领域的沉疴顽疾。
调查发现,经手此案件的公、检、法各环节不乏明显疑窦。倘若当时司法人员秉持职业操守,保障司法公正的一道道程序性防线就不会失守,悲剧或会避免。遗憾的是,法律的神圣被人为消解,执法者的良知被世俗遮蔽,终究酿成了冤假错案。
然而,从申诉、复查到再审,艰难历程中正义和良知从未远离。那些坚守职业操守的警察向外界吹出了第一声“口哨”;一些怀有悲悯之心的人持续不断地追问真相,力促此案再审;再审过程中,执法者主动纠错,严把事实关、证据关、法律适用关,终于让正义回归。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要让人民群众从每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需要执法者用好法律的利剑,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既需要良好的法律制度,也需要每一名执法者坚守职业良知,成为公众信赖的好警察、好检察官和好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