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家爱奋斗
猜想2015年全国车市
3上一篇 2014年12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增速9%~10%?
猜想2015年全国车市

董方/整理
 

当2014年即将走完,并且交出了令所有人较为满意的车市答卷后,2015年中国车市将何去何从,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之一。是延续2014的势头?还是放缓脚步?近期,已有不少机构和单位开始对2015年的全国车市有了大胆的预测。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预测,2015车市增速将达10%。2015年中国GDP在7.3%左右的稳定状态,居民消费水平平稳增长推动的新购和增购均有小幅增长,2015年车市面临诸多有利因素。而另一方面,LMC Automotive公司日前预测称,2015年中国乘用车销量或将同比增长9%,较2014年的10%略有放缓。

增幅比2014年略有放缓?

LMC表示,今年10月中国轿车、SUV和MPV的总交付销量同比增长10%至1655286辆;该数字高于三季度时的8%增幅,显示出市场趋于稳定增长的迹象;而每年第四季度是中国车市旺季,将使得全年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约10%。

而轿车、SUV以及MPV在华销量2015年时可能会增长9%,相比今年10%的增长率略有下降。

外媒指出,中国宏观经济GDP收入明年将增长7%,较2014年前九个月的7.4%略有下降。

车市增速达10%?

2015年春节相比往年要晚一些,带来1~2月节前销量增长较好的机遇,而且2015年底节能车补贴政策推出必然带来年末抢购潮。而且近期的豪车国产化浪潮也推动国产车的扩容,几家有潜力的豪车品牌国产必然带来豪车增量,豪华车国产化也成为大趋势。

2014年底的广州车展上,不少的车企推出了SUV的新品。自主品牌也在SUV领域动作不小,2014年自主品牌推出了10多款新品,更是推动 SUV市场自主品牌份额达到49%的高位。2015年的低油价和2014年底推出的诸多SUV新车也将推动SUV热销潮的延续。

2015年开始中国需求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更多的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有专家说,从2014年开始,未来的15年,将会是新的一轮汽车产业发生变化的一个阶段,未来的一个十年是整个汽车市场新格局确定的一个关键时期,面临各种各样的变化,包括消费环境、经营模式对未来的影响,以及从政策方面也会有一些影响。

我国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对价格比较敏感,由于收入水平限制,人们在购买选择上,价格低是一个较为重要的选择标准。而现在,我们现在正在转变为价值的追求者。中国的老百姓开始买好东西,以前买低档车现在买中档车,这个趋势将改变我们的汽车市场和我们的汽车销售以及我们的汽车工业。未来的6~7年,中国人所增加的买好东西的人数,就是我们叫中等收入人群3~4亿。这么大量的人买高品质的商品,而不是奢侈豪华型的商品,这个就使中国工业下一步的发展,对汽车工业来讲,将产生新需求结构诱导下的供给结构和技术结构的变化。

而同时,我们的供给也正在从全球化转向了互联网时代,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汽车工业,正在进入一个跟过去二十年很不相同的环境。中国转向了绿色低碳,转向创新创意,转向了高增值的领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新生态、新能源、新通讯、新运输、新服务,正在越来越多的涌现。市场的结构出现了新型化、网络化和低碳化,这正在成为一个新的趋势。这个趋势非常显著地表现在汽车市场和汽车行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新能源汽车和我们绿色转型、低碳发展车型,将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面,我们已经发现了车联网的巨大社会和经济效益。数据显示,从2005年至2013年,中国车联网用户数量从5万增至600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1.92%。而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产量的不断增长,预计这一数字还将扩大,2014~2020年车联网用户的年均增幅有望达到33.48%,行业渗透率超过20%。

而在汽车进口方面,2015年可能恢复到平稳的增长态势。尽管从四季度开始到明年上半年大概应该有60款新车投放市场,36款是全新的,但可以上量的不是很多。结合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以及行业政策变化环境,2015年或将是未来十年汽车市场新格局确立的关键时期,新政策、新技术、新模式将加快汽车流通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进口汽车市场增速将继续回落,预计全年需求总量增长10%左右。

2015年必将迎来中国汽车行业更加规范、科技、绿色的一年。

 
3上一篇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