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致青春》、《同桌的人》到《匆匆那年》,80后开始陷入对青春时期的集体回忆。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相似的,澜也不例外。澜说,自己一个人去看了《匆匆那年》,虽然是部爱情片,这样的片子是不适合和男朋友一起看的,两个人一起看电影却分别想起的是别人,这是多么扫兴的一件事。
澜说,在遇见现在的男友之前,自己用了整整两年的时间去忘记钧。每天都让自己非常忙碌,启用了新的手机号,对方的qq早已删除,却删除不了心里的痕迹,早已谙熟的号码,常常搜索出来,只为看一眼钧的签名,知道他的近况如何。
据说,钧现在已经结婚了,新娘也不是当初那个钧背着澜在一起的女孩儿。
2 电影里陈寻骑车带着方茴在校园里穿行而过的画面,让澜想起自己美好而青涩的校园时光,澜说,那个时候,钧也是这样带着她,阳光洒在身后。
澜和钧是高中同学,在高中时,用澜的话说,那时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类人,以至于两个人在一起后,老师和同学都大跌眼镜。澜从小就是个好学生,学习好,人长得好看,永远都是老师的重点保护对象。但是,钧就不一样了,上课讲话被罚站,作业不写,考试不及格……这些事情总有他。
高考结束,钧上了外地一所艺术类院校,澜则去了一所重点大学。澜说,一直都是异地恋,但是那时候也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障碍。
比起中学,大学就更自由了,钧常常逃课坐火车去澜所在的城市去看她,陪着澜一起上课,带着澜去吃当地各种美食……那时候,澜寝室室友常常开玩笑,钧可是比她们对学校还熟,干脆申请来当旁听生算了。
印象最深的是那年中秋,澜抱着电话和钧讲了半个多小时,最后才发现原来钧就在自己寝室楼下,提着一盒澜最爱吃的月饼。
3 .就像电影里的情节,两个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总会有倦怠,何况澜和钧根本就不在一座城市,有了矛盾和问题也不能及时当面沟通。
澜说,对于钧背着自己和另一个女孩儿在一起的事情,很长时间都是心里一道过不去的坎。其实,现在回过头再看,他不过就是一个没长大的贪玩的孩子。
那天,澜和钧一起在学校门口的一家饭店吃饭,钧起身去买单,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显然是一个昵称,钧会对谁这样亲昵地称呼呢?凭着女孩儿的敏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澜翻看了钧的手机,钧和那个女孩一长串非同寻常的短信记录,不容抵赖。
青春,总以为一辈子很长,有时候,一次吵架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了。那天以后,澜和钧再也没见过,在一起的第四年他们分手了。
澜说,如果那时候她能一直陪在钧身边,应该就不会有另一个女孩儿了。或者,我们能懂得适当地宽恕生活,也许现在就是另一种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