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鸟
有天在家读明史,读到于谦被一班朝臣陷害,而遭重登皇位的朱祁镇下令斩首、抄家,命运之残,令人痛心咋舌。
最早知道于谦这个人时,还是在初中时读他的《石灰吟》,即: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他16岁就读时写下的诗句。早年读这首诗的时候,还是未历人生的懵懂年纪,只知其志过坚,不知其背后的风风雨雨。俗话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未想到,历史成就了于谦的清白,可历史也使得于谦粉身碎骨。
于谦的人生命运与明朝英宗和代宗两亲兄弟息息相关。明英宗受当权太监王振蛊惑,亲率50万大军北伐瓦剌(即相当现在的蒙古),在土木堡明师败绩,五十万大军土崩瓦解,英宗也陷于敌手。瓦剌首领也先率军大举南下,京师震恐。有大臣提出迁都避敌,于谦力主不可:“言南迁者,可斩也。”遂拥戴监国郕王为君,即后来的景帝,重建政治核心,断绝瓦剌之望,并以兵部尚书总督军务,负起守城重责。最后,北京守城大捷,赶走瓦剌,一年后,迎回英宗。至此时,于谦已经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于谦怎能料到,人生好比一出戏。六年后,一场政治复辟的“夺门之变”,使得景帝手下的一班大臣又于景帝病重期间,精心策划了让英宗朱祁镇重登大宝。至此,于谦的死期早已注定了。
夺门之变的有功之臣徐有贞、石享到此时,第一心愿就是要除掉于谦。毕竟于谦曾在景帝时未有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且于谦做人非常正直无私,黑白分明,手握重权,在位时早已得罪了一班重臣,却未有防范之心。因此,于谦早已成了徐有贞等手下的石灰,进窑锻烧成了他无法挽回的命运。徐有贞等告之以谋逆罪,却又查无实据,最后竟以“竟欲”定其案,判处于谦凌迟处死,籍没家产。
其实英宗皇帝是不想杀于谦的,当徐有贞等请皇帝处置时,英宗皇帝竟非常迟疑,说“于谦实有功”,可见其于心不忍。但最后在那些复辟有功之臣的劝诱之下,也只得违心接受。可怜于谦在被查没家产时,竟一贫如洗。
古语道: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于谦那样清白的人生却遭到那么不公平的命运,虽然令人匪夷所思,却是命中注定,虽在史书留下了清白标本,却也令人无限遗憾!看来,于谦就像其诗中所云,只能作为“一悬鱼”而束之高阁了。
现代人聪明多了,很少有于谦之类过于正直迂腐的人了。现在不是时尚一句话吗?叫按潜规则办事。人是复杂的高级动物,有时难以用纯粹的清白来区分或定义的。看人要辩证地看,要观其优点,避其缺陷,要其长,克其短。处事,更不能“一刀切”或“一根筋”,要留有余地。既要清醒对待,又要难得糊涂。当然这种把握,的确很难。要不说,做人是一辈子的学问呢?不过,于谦的悲剧倒是提醒我们,清白,作为一种品格是值得赞美的,但为人过于清白,付出的代价,是否令人有些无法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