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届金马奖的余波,没想到发生在巩俐身上,而且是由巩俐的经纪人曾敬超发声。对于这个余波,我有点意外,但可以理解。
巩俐今年角逐金马影后失利是“非战之罪”,她最巅峰的作品,当年因比赛规则来不了金马奖,如今比她出道晚的大陆女星像章子怡、周迅、李冰冰、秦海璐、李小璐都已经是金马影后,吕丽萍、陈冲、汤唯也都金马加身,巩俐作为国际巨星级别,今年像个新生般首度坐在金马影后角逐席上,最后要替别人鼓掌,也许她内心要金马奖“给个说法”或“讨个公道”。
……
巩俐因金马奖历史演变,造成早年与金马影后失之交臂,今年巩俐首度来金马奖,坐在台下准影后席上等待开奖前,这段因影史而错失的美丽遗憾,应该在开奖前要先以较尊敬的方式提及或致意,但不论颁奖剧本、主持人甚或颁奖人,都没有想到这点。
结果取而代之的是星光大道主持人“那要《归来》先拿奖再说”,或是女主角还没揭晓侯导就对巩俐说“今年来颁奖、明年来拿奖”这些也许说者无心,但却会让巩俐听者有意的“刺耳”之音。
今天如果在颁奖台上,把巩俐扬名国际的中国女演员地位先给个尊崇的定义,或许之后奖单揭晓,她情绪受到平衡的安抚,不至于出现较大的反应。
……
再讲到评审制度,金马奖颁奖典礼开始有电视转播,是仿效美国奥斯卡,因而奖项的设定一如奥斯卡的细类产业奖项,行之多年赢得“华语影坛的奥斯卡”美誉,但我认为如今入围或得奖的影片多数没在台湾上映,加上小评审团制度,应该改称“华语影坛的戛纳”。
这应该也是巩俐或曾敬超对金马奖17人评审制度质疑所在。首先,巩俐与金马失之交臂的关系,如果在一个评审制度有历史传承的脉胳里,譬如像奥斯卡是产业投票,投票人考量的因素会多些,譬如某位演员今年表现虽不是最出色,但以资历或贡献到了应该拿奖的时候,会引起投票者的主客观考量。 ——麦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