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与安徽
恬淡雅致的精神家园
□徽印象·动态
下一篇4 2014年11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陶渊明与安徽

葛文娟
 

陶渊明,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著名诗人、辞赋家。他弃官归隐田园,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与安徽,也有着不寻常的情缘。

陶渊明与池州钱溪

陶渊明曾祖父或为陶侃,东晋开国元勋。母亲孟氏,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应该说,他如果一心向往仕途,是很有“前途”的,可是他生性恬淡,不喜做官,最后一个官位是彭泽县令,也仅仅是81天后便辞掉了。

钱溪,即今池洲的梅梗,古时又称梅根冶,是长江南岸的一个著名港口。陶渊明第一次离开家乡浔阳(今九江),前往广陵(今扬州)的途中,曾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夜晚。

二十年后,陶渊明在担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时,受刘敬宣派遣,于晋安帝义熙元年三月,送表进京庆贺晋安帝复位时,曾停船钱溪。这次船停钱溪,太阳刚刚落山,树木葱葱。陶渊明信步江岸,梅梗集上袅袅炊烟,田野路上牧童们的悠扬歌声也逐渐稀疏下来,一片和谐静谧的气氛。

回到船舱之后,雨打船篷。当他一觉醒来,江面清新,景色宜人,他写下了《乙己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飘娇云翩。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归舟,谆哉宜霜柏。

诗中描述他在久违的钱溪所见到的熟悉的优美景物和敦厚淳朴的乡风,这是他内心迷恋的。

陶渊明与东流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在东晋时,东流是隶属彭泽的一个黄菊乡,因遍开菊花而得名。

陶渊明早闻东流的菊花远近闻名,而过去几次乘船到建康路过这里,都因公务紧急没有登岸观赏。终于有一天,他登上江岸,放眼望去,牛头山上菊花怒放,黄澄澄,金灿灿。陶渊明一面赏菊,一面办公,查出隐瞒人口500多人。从此,他一有闲空,就到东流赏菊,并发动街役砌石为墙,辟了一块菊圃,自己荷锄植菊。《东至县志》记载,陶渊明在东流作《九日闲居》、《劝农》等诗篇。

陶渊明与黟县

陶渊明辞去县令,回到家乡务农。 几年后,他完成了《桃花源记》。

有人考察,桃花源记描绘的情形与黟县非常相近,黟县境内,沿着漳河,进入另外世界——西递,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

彭泽与西递并不远,皖南地形复杂,山重水复之间,陶渊明是否真正到过黟县?他没有给我们留下确切的证据。后来,黟县又发现了陶氏家谱,清楚记载祖先为陶渊明,因而,陶渊明与黟县,总是有因缘的。

陶渊明与望江

长江一泻千里,流经安庆望江县界这一段,古称大雷江。江水绕过千年古镇华阳约六里,便忽地向东北拐了个不大不小的小弯,江岸由此形成了一片面积约两三千亩的半月状沙滩地,名桃花滩,滩上遍植桃树,绵延几十里不绝,春暖花开时节,竞相绽放,争奇斗艳。

彭泽县县志办编著的《彭泽史话》有记载:“安徽的宿松、望江二县,亦与彭泽县接壤于长江北岸,犬牙交错,二县境内,原隶属彭泽管辖的地面亦较广阔……民国二十五年,国民行政院副院长,为统一堤防管辖,提议:长江北岸皖、赣、鄂三省交界处,改定以长江中心为界。”

可见,在古代,彭泽县境包括江北望江、宿松一部分。陶渊明为彭泽县令时,自然要过江而来,有一次,他来到桃花滩,停留二日,受到村民热情款待。后来,桃花滩改为陶寓滩,今天,华阳有陶寓村。当地人说,《桃花源记》是描绘此处景致,这同样需要确切考证。

 
下一篇4  
 
   
   
   
地址:中国·安徽省合肥市黄山路599号 皖ICP备10200519号-2
所有内容为安徽市场星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Copyright® 2007-2021 安徽市场星报社网络部 All Rights Reserved(最佳分辨率1024×768)
广告垂询电话:0551-62815807 新闻热线:0551-62620110 网络部:0551-62636377 发行部电话:0551-62813115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