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晚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中,习近平主席致辞时表示,好在是人努力天帮忙,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总体好多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APEC蓝要如何才能保持下去,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这次APEC蓝主要还是靠人努力。保持APEC蓝,减排是硬道理。(11月13日《新京报》)
客观地说,为了来之不易的“APEC蓝”,有关地方和部门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这才有了APEC会议期间北京空气质量的好转。这正应了习主席的“人努力天帮忙”,只要努力,蓝天白云就不是梦想。但是,习近平主席在晚宴致辞中还指出,“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国都能够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其实,习主席的担忧也是全国人民的担忧。
保持“APEC蓝”,当然离不开各地各部门的主观努力。在感谢老天帮忙的同时,为保障APEC期间空气质量,华北多地区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史上最严”保障蓝天的措施,效果可谓是立竿见影,也让人看到治理空气污染的希望,只要政府肯下决心,还是可以重现蓝天白云的。同时,“APEC蓝”也在启示我们,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和全体公民的积极参与,只要全社会都积极努力,环保问题就不是难题。
但正如人们所担忧的那样,“APEC蓝”是非常时期、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这种人为的临时性治霾措施见效快,失效也快。保持“APEC蓝”光靠“人努力”还不行,最终还必须靠制度发力。
靠制度发力,一方面指的是要建立起严格的环保执法机制。只有从制度上强化环保工作的地位,硬化环保部门的权力,解决环保部门“依附”于地方政府的问题,建立起严格的环保执法机制,才有可能从源头上解决环保执法与地方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的局面。
靠制度发力,另一方面指的是要尽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要想彻底改善空气质量,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我国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主动改变过去那些不健康、不环保的生活方式,让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绿色GDP等口号真正落到实处、变成现实。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人努力”了,制度给力了,才能得到“天帮忙”,“APEC蓝”才能保持下去,永驻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