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部门的一项调查统计显示,在中国目前只有 6%的消费者对投保的好处有恰当的了解,即使在已经购买了保险产品的消费者中,仍然有40%的人表示对保险产品和保险公司知之甚少。近年来,随着保险产品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公众理解保险、使用保险和风险识别的难度。在上周的金融知识大课堂上,邮储银行理财专家向大家介绍了读懂理财说明书的小知识,本周请邮储银行专家将带我们了解关于商业保险可能您未必清楚的那些事儿。
保险不是银行自有产品
误区一:我在银行购买的保险产品,就是银行的保险产品。
邮储银行专家解读:目前我国各家银行,包括外资银行销售的保险产品,都是银行与保险公司的代销合作产品之一。保险公司利用银行星罗棋布的渠道、网点进行保险销售,银行并不直接开发或经营保险产品。
保险重在保障功能
误区二:保险回报率低,不如买投资理财产品或者炒股票。
邮储银行专家解读:保险基本功能是转移化解风险,而不是投资获利,其保障功能具有“一人为众,众为一人”的互助特性。例如,一年前,56岁的合肥市民陈先生在邮储银行购买了某款重疾病险,投保额为20万元,并按期缴纳了第一年5000元的保费。近日,陈先生罹患重疾后被确诊,顺利得到保险公司20万元的理赔,帮助陈先生度过了难关。在上述案例中,虽然陈先生只缴纳了一年保费,但符合保险合同中相关约定,从而获得了20万元的全部投保额。因此,邮储银行建议广大投资者,在安排家庭投资理财计划时,可优先安排基础保障类的保险,然后考虑投资理财型的保险和其他投资理财工具,确保真正发挥保险保障、救急和弥补损失的作用。
保险收益是不确定的
误区三:如果保险到期,红利分配达不到预期收益水平,就是违约。
邮储银行专家解读:根据《分红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保监发[2000]26号第十二条规定:保险公司每一会计年度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盈余的比例不低于当年全部可分配盈余的70%。即,保险的红利分配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密切相关,红利部分是非保证收益,广大投资者不要被宣传资料上的“高中低”收益“迷”了眼。所以,购买分红类保险时,切勿陷入“预期收益=实际收益”的误区,一定按照专业人士帮助,阅读保单。此外,保险产品没有利息概念,保险金只有在保障满或保险事故发生时才能拿到,如提前退保将承担一定的损失。
(业务顾问:邮储银行安徽省分行个人金融部 夏小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