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清理5.5万人,四川清理清退2.8万人,河南清理1.5万人,吉林清理8600余人……随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深入,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人们关注整治“吃空饷”成绩单的同时,更期待问责能让背后的“操盘手”现形。(9月25日《新京报》)
河北等四省,已有10万余吃空饷者现形,令人咋舌。吃空饷现象泛滥成灾,关键是政务没有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公开,人员编制、工资不公开透明,预防吃空饷的措施不全,许多地方和部门由主要负责人说了算,导致监管缺位。
吃空饷必然损害公平,制造分配不公。公职人员不上班,而工资照发不误,这与按劳分配的原则是背道而驰的;吃空饷吃的都是财政的钱,而财政的钱来自于公民依法纳税。可见,公职人员吃空饷,是在侵犯纳税人的权益。同时,吃空饷现象的存在,更挤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等于变相夺走了未就业人口的“饭碗”,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就业公平的损害。
吃空饷其实就是变相腐败,吃空饷者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惩处,就会损害政府形象,同时也会降低行政效率。
其实,禁“发空饷”比治“吃空饷”更重要。众所周知,先有发空饷,才会有吃空饷。换言之,“吃空饷”是果,“发空饷”才是因。因此,应从体制机制入手,从源头禁止“发空饷”行为,提高发空饷“操盘手”的违法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