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省外不断出现持卡人信用卡被盗刷事件,有的持卡人因为信用卡刷卡不设密码,获得了赔付。于是,关于信用卡刷卡是否该设置密码,就成为讨论热点。有的持卡人认为,不设密码,使用信用卡缺乏安全性,卡片到谁的手里都能用;而有的持卡人则指出,银行只对不凭密码的交易提供赔付,一旦设置密码,万一被盗刷就不能理赔了,还是不设密码更妥当。
仅凭签名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有的持卡人认为,“签名”也是一种验证,当签购单签名与信用卡背面签名不符时,就能够证明风险存在。事实上,在很多海外地区,信用卡交易确实有“凭签名”的验证方式,但在国内,这种“验证”就是形同虚设。
“我国的个人信用报告并不健全,很多收银员根本不会关注签名是否相符。”省城一家商业银行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事实上,现在只要音同(卡面上打制的凸字字母与持卡人身份证件上的姓名读音相同),即认定‘相符’。持卡人在消费时,签名几乎不能带来任何保障。”
“不设密码的卡片可以轻易被用于POS机消费或ATM机取现等,只要持卡人还没来得及挂失,账户就一直任由他人使用。”该银行人士提醒道。
“失卡保障”需要时间
事实上,不少信用卡中心都为持卡人提供“失卡保障”服务,多数是对持卡人挂失前48小时至120小时内的凭签名交易提供保障。不过,当卡片出现盗刷后,要想真正获得失卡保障的赔付,就必须拿出足够的证据。
“一般需要公安机关出具报案证明、持卡人身份证明、挂失证明、索赔消费明细等多种单证,信用卡中心在收齐全部资料后30天内予以答复。”省城一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
“失卡保障”对网上交易有限制
至于很多持卡人提及的“失卡保障”,据记者了解,并非只针对非密码交易。有银行推出了这样的“失卡保障”:在保障期间,持卡人因信用卡丢失、被盗或被抢,在向该行成功挂失后,可获赔挂失前72小时内通过商户交易终端以及通过指定网上交易发生的资金盗用。保额为每卡每年度最高4万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凭借密码进行刷卡交易的持卡人,也能获得“失卡保障”。
不过,该银行对网上交易盗刷赔付设有免赔额,每次赔付的免赔额为交易损失金额的15%。比如,该行持卡人被盗刷了10000元,网上交易被盗刷的金额为1000元。在挂失进行索赔后,他可以获得的理赔总额为10000+1000×85%=10850元。不过,不少购物网站与保险公司做了合作,对网购丢失款项进行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