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引发关注。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去年,有些省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甚至超过税收收入。记者采访发现,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8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对于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并非无据可循。资料显示,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出台相关规定,明确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土地开发、支农、城市建设等方面。此后陆续出台的规定中,各地土地出让金中,10%用于农田水利、10%用于教育、10%用于保障房建设等。
但显然,这些规定几乎没有什么执行力,因为,土地出让金的开支,各地几乎都是一本“糊涂账”。一直以来,土地出让金都只是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管理,其收支预算编制无需通过人大审批,报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即可执行,“土地收入开支多处于封闭运行状态,违规操作的弹性空间很大。”
而土地出让金放在预算外的“体外循环”、缺乏监管的现状下,很多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成为了政府的小金库,甚至成为少数主要领导的“私房钱”,随意侵占挪用,不规范甚至是违法之举毫无顾忌地猫腻丛生。如长春市委原副书记田忠,就曾将无偿征用的土地转让变现,侵吞土地出让金1018万元。有的地方以“公开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由,拒绝公民申请公开土地出让金使用情况,简直就是不打自招。
20万亿土地出让金有多少本“糊涂账”?该给土地出让金“晒晒太阳”了,再不好好晒晒,肯定要“发霉变质”了!巨额的土地出让金长期脱离监管,势必会成为贪腐之重灾区。